原标题:文职人员制度到底咋样?看这个就明白了
对文职人员政策的各种揣测和想象,终于随着新文职人员条例公布而逐渐消散。但似乎,揣测想象减少了,并不代表没有顾虑。对于这个入列我军诸多政策制度大方阵时间不久的“新兵”,蛮多的人还是抱着打量和怀疑态度:“这项政策制度的体验到底咋样?”“会不会发展受限,会不会少了荣誉感”……
其实,这本来就是人们循序渐进认识事物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新兵”亮相,很难一下子征服所有眼光苛刻的评委。但随着人们对“新兵”的深入了解,认同感会逐步上升。所以,人们更急切地想深入了解文职人员政策。
管理学一位学者,对看待一个职业是否前景广阔,提出了“四看”的参考标准:一看职业属性,主要看对这个职业的定位、人员身份界定;二看探索成效,主要看这个职业已取得的成果、社会认同感;三看职业“天花板”,主要看上升空间如何;四看待遇保障,主要是在同等条件下是否具备相对的待遇优势。
这个标准并不一定准确,但代表了一部分人心中的那杆“秤”,今天就想参照这4个方面的轮廓,解析一下我军文职人员制度。
一、职业属性的名片更加鲜亮
文职人员是军队的一个特殊群体,被形容为“不扣动扳机的人”。只是,老的条例并没有明确文职人员身份定位,让文职人员有点“囧”。
新文职人员条例从两个层面对文职人员的身份属性做了界定:在国家层面,明确文职人员依法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在军队层面,明确文职人员是在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这次改革,将现有军队人员分为军官、士官、义务兵、文职人员4类,明确了推进文职干部、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职工制度向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并轨。以后军队人员的“四剑客”,文职人员就是其中身份鲜明的一个方阵。
以上这些举措,不仅擦亮了文职人员的身份名片,还增加了国家和军队的权威底色!
二、实践探索的“篮子”收获满满
实际上,广义上的“文职人员”萌芽很早。《左传》记载过“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说的是只负责造车和培训车技而不参加作战的奚仲。
当然,现代意义的文职人员制度,已经在很多国家军队中参与决策制定、战略咨询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国家立法规定,只要有利于军队建设任何部门均可使用文职人员。
我军文职制度经历了职员制度、文职干部制度、文职人员制度3种模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政策的“篮子”收获满满。已聘的2万余名文职人员与现役干部一样,在参加作战训练、维稳处突、抢险救灾、护航安保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完成任务出色,1100多人担任业务科室和重要课题负责人,1700多人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励,7600多人立功受奖。
这些实践的成果,有理由让我们坚信重塑的文职人员制度更加科学有效。
三、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更加开阔
老的文职人员条例及有关规定,将文职人员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和非专业技术岗位,岗位等级略显粗放。新的文职人员条例明确文职人员岗位分为管理和专业技术两类。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岗位等级由高到低设置9个等级,即部级副职、局级正职、局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工作,岗位等级设置保持不变。
这其中一个突出变化正是:设置了文职人员领导岗位,文职人员可以担任单位、机关部门或业务部门领导职务。新文职人员条例还明确,对军队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可以在文职人员岗位设置、招录聘用、待遇保障等方面采取特殊措施。
前途、前途,要有“前进空间”,才有“前景”。上述规定,与军队现役干部有关制度设计相协调,与国家工作人员岗位分类和设置大体衔接,为广纳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待遇保障的清单更加走心
待遇保障是体现文职人员制度比较优势、吸引保留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新文职人员条例按照文职人员待遇高于地方同类人员、具有比较优势的思路,对相关制度作了全面调整,主要体现在4个清单:工资待遇、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福利抚恤。
“军队建立统一的文职人员工资制度,文职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住房实行社会化、货币化保障政策,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房租补贴参照现役军官政策确定的标准执行”……
新文职人员条例还明确,军队用人单位纳入国家组织机构登记范围。这样规定,可以确保文职人员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落户随迁等事项办理军地顺畅衔接。
这一系列更加优沃、走心细致的规定,增强了职业吸引力,必将使文职人员能够更安心踏实、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军队文职人员,“军”字打头,作为军队重要成员,在强军征程中和军人一样肩负神圣的使命。一路走来,文职人员队伍不断进步,让我们看到了这支新生力量的澎湃活力;体系重塑,让我们期待这支新生力量的无限潜力!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