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巴金逝世专题 > 正文

巴金心灵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8:12 钱江晚报

  上世纪20年代,巴金赴法国留学时,受到左拉等人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认为写小说不是为了表达艺术的理念,而是为了对社会进行控诉。他早期创作的《灭亡》、《新生》等都表达了这种思想。

  上世纪30年代,巴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转变,开始萌发民主主义思想,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承担,更强调知识分子的良心。著名的“激流三部曲”中,通过高家三个
儿子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封建家庭的控诉,体现出了一定的革命思想。与此同时,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如《憩园》、《第四病室》等都表达了对人的关怀。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和当时许多作家一样,对新中国和社会主义怀有一种强烈的感情。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歌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巴金在激情的感召下,奔赴朝鲜战场,搜集素材,体验生活,并创作了小说《英雄儿女》。

  文革结束后,饱受磨难的巴金开始反思这场民族灾难,写下了5卷本的《随想录》。“讲真话”的个性在这个时期的巴金身上体现得如此强烈。

  本报记者 张瑜 (感谢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系教授胡志毅对本文提供观点支持。)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