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专访《百家讲坛》李白系列专题讲座主讲人康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8:58 国际先驱导报

  “李白是个诗人,他对政治有自己的见解,对时局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具体到政治环境中,李白不具备做一名政治家、从事政治活动的素养”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李慧如报道 《百家讲坛》是央视教育频道推出的栏目,该栏目惯常以独特角度“解秘”文化题材,其宗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1月2日~6日,《百家讲坛》推出“诗仙”李白的系列专题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用全新
的视角向大家展现了这位盛唐诗坛伟大诗人一生中的重要片断。讲座一经播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一些争议。

  1月10日中午,《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专访了康震副教授。

  学术为人生

  《国际先驱导报》:《百家讲坛》定位为“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你如何看待这种用通俗方式讲解学术知识的方式?

  康震:我比较赞成这种方式,我认为学术研究是为社会、为人生服务。最初人们研究李白,是由于大家喜欢他的诗。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专门化的研究,分工越来越细,逐渐发展成专门的研究领域之后,现在,除了《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之外,李白看起来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归根结底是为社会人生来服务,尤其是人文学科更是这样。当学术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学者们应当做一个还原工作,把自己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一种比较通俗、便捷的方式传达给大众,让大家真正了解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这对于大众、尤其是青年人是很有好处的。

  《国际先驱导报》:在《百家讲坛》中,你对于李白的主要见解是什么?

  康震:比较重要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客观环境来讲,李白到达长安谋求政治发展的时期,虽然政治环境并不像诗人所想的那样理想化,但政治环境相对来说还没有到彻底崩坏、无计可施的境地,整个国家依然延续着开元盛世以来的繁荣鼎盛局面。唐玄宗在开元元年见到李白,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李白具有政治方面的才华,总会有合适的机会担任官职,就算得不到重用,也应该有机会去做个小官。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讲,李白是个志向高远的人,他不屑于做小官,希望能够一步登天,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姑且不论李白是否真有这样的政治才能,就从其个性、为人处事方式来看,也许做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会更适合。他虽然有做政治家的理想,但是强烈的个性特点,必定会影响到政治上的发展。

  所以综合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我个人认为李白做大政治家的可能性不大。李白是个诗人,他对政治有自己的见解,对时局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具体到政治环境中,李白不具备做一名政治家、从事政治活动的素养。

  《国际先驱导报》:您为什么选择李白作为系列讲座的主角来进行分析和介绍?

  康震:人们之所以关注李白,关注这一系列讲座内容,我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李白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盛唐王朝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精神代表。他用自己的诗歌来表现最伟大的时代,这是我们向往李白的一点——他的诗能够表现盛唐气象,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盛世。读李白的诗,仿佛在精神上、在民族的记忆里能够回到那个伟大的时代。在提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渴望再造一个盛世。对于目前的国人来讲,研究李白,在精神上是一种鼓舞,在民族记忆上是一个延续。

  其次,李白的诗歌流传很广。所以,从古典文化和文学的传播角度来看,研究李白,对于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有重大意义。李白创作过许多妇孺皆知的脍炙人口的诗篇,都具有浅显易懂、意味深长的特点,这是很多诗人所不具备的特质。

  所以,从对中华民族盛世精神的塑造层面,以及对老百姓古典文学的普及方面来讲,研究李白都有很大的意义。

  我尊重刘心武

  《国际先驱导报》:《百家讲坛》此前曾邀请过著名作家刘心武做《红楼梦》、尤其是秦可卿的系列讲座,他从作家的创作心理来研究《红楼梦》,这个全新的研究角度引发了很多争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康震:刘心武是著名作家。他能够从作家的创作心理来研究《红楼梦》,有其独到之处。有些《红楼梦》的研究者也许没有或者较少有创作实践的经验,刘心武从创作角度来研究,结合一些相关的史料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值得尊重。

  任何一种学术研究,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态度认真,方法科学,不管结论如何,研究过程本身就值得尊重。当然,对于古代人、物、事的研究还是要重证据,通过纸质、出土文物的证据等等。如果有证据,就拿证据说话,没有直接证据就要在间接证据的基础上做合理的推断,对李白的研究也是如此。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谈到李白,我也时常说:“我这是一种推测,但我希望这是一种合理的推测。”

  我对李白进行的研究,是建立在诸多证据的基础之上的。世人对于李白的研究,从其在世时就已经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一千多年,已有很多公认的结论。我所选取的论据,多数都是已经确证的结论。目前仍有许多不确定的细节,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挖掘证据。当然,这不代表没有直接的证据我们就不能做合理的推断。对于很多学术问题的争议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对问题本身的研究,比方说对李白出生地的研究,这个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对中国古代边疆历史地理的研究。学术研究超越问题本身才更有价值,无论电视节目还是写论文都是这样,关键在于唤起学术争论,学术观点与电视节目,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繁荣。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