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骆克--行走中国边陲27年的美国探险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2 11:39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作者:王银泉 这个美国人属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作为植物学家,他也属于夏威夷和哈佛。但他同时属于中国,他在中国的边陲顽强生存,并用文字和图片使中国的很多地方成为永恒。 荒山僻壤中的白人探险家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荒山僻壤中,有一支骡队正在大山中艰难行进。26匹骡子和17个人组成的这支队伍,由190名士兵荷枪守护着。队伍的白人首领举止傲慢,与那些衣衫褴褛的士兵相比,脚蹬长靴、身着马裤、头戴遮阳帽的他穿戴煞是考究。 衣着考究的首领名叫约瑟夫·骆克,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家、作家、植物学家及摄影家,正在人迹罕至的群山里进行马拉松式的远征。因为远行常常需要好几个月,所以他的行李很多:帐篷、折叠床、椅子、餐桌、亚麻桌布、瓷质器皿……他甚至还带了一台留声机和一个便携式的橡胶浴缸。骆克通常骑马旅行,但是如果去拜访中国当地的头领,他会坐轿子。这时,他的账单里就会出现以下明细:4名轿夫,每天8角。 骆克出生在维也纳,是某位贵族的仆人的儿子。1905年,21岁的骆克从奥地利移民美国,在夏威夷定居。骆克喜爱植物学,尽管他从未受过大学教育,可他的决心和毅力使他最终成了一名专家,甚至还在大学里教书。骆克小时候在维也纳图书馆里第一次接触汉语时,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在他开始探险生涯之后,中国少数民族的风情更强烈地吸引着他,于是,骆克便热衷于在东方古国的崇山峻岭中跋涉。旧中国的混乱和腐败引起了他的反感,他曾多次发誓永远离开中国。可是,在短暂的离开后,他又忍不住回来。从1922年到1949年,骆克往来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等地。 “自有天地以来,不曾有过白人站在这里” 1923年至1924年,骆克被《国家地理》派往中国时有个很气派的头衔: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云南省探险队队长。1927年至1930年间,他带着这一头衔再次来到中国。“自有天地以来,不曾有过白人站在这里。”他在青海鸟瞰黄河峡谷时曾得意地这样说。这句话后来曾多次出现在他的文章里。 骆克是个不折不扣的探险家。1926年8月,他顺着一根竹绳滑过了浪花飞溅的湄公河;1930年10月,他冒着暴风雪在山峰中穿行;他常常在海拔1000英尺以上的地方宿营;在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庄里,他也曾染上可怕的痢疾,还要千方百计地躲避土匪的袭击……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档案中的有关骆克的最早记载,是当时的主编吉尔伯特·格罗斯夫纳在1921年写下的一条备忘录:“今天骆克先生打来电话,商谈一篇题为《寻找大风子》的文章,我收下了这篇文章和一本有40幅图片的影集,支付给他400美元。”在那个时候,400美元是一笔很可观的报酬。 据说,从大风子油里提炼出的大风子精对麻风病很有疗效,所以美国农业部希望能在本国种植大风子。1920年,农业部派骆克到东亚各国搜寻大风子的种子,骆克凯旋而归。他不仅带回了种子,还证明了他能在荒野地区生存下来。 格罗斯夫纳一直在为《国家地理》杂志搜寻描绘各类壮举的文章,骆克的经历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骆克的文字让他惊叹不已。从1924年到1935年,骆克用9篇有关中国的文章和大量图片,将这个连美国地理学家都知之甚少的神秘国度,带进了美国人的起居。 无价的彩色照片 骆克给了《国家地理》大量的黑白和彩色照片。主编格罗斯夫纳认为,骆克的彩色照片是“杂志社的无价之宝”。因为在当时,彩色照片还是个新玩意儿,其他杂志上刊载的大部分“彩照”,都是在黑白照片的基础上人工着色而成。 骆克的彩色照片之所以珍贵,还因为它们诞生得艰难。 首先,骆克使用的感光板是7英寸长5英寸宽的玻璃片,很多经过仔细包装的感光板在运往中国的途中就破损了。其次,这种感光板成像十分缓慢。即便是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拍一张风景照,也需将底板曝光整整1秒钟,拍摄人物也要如此。第三,很多已经冲洗好的底板会在运往《国家地理》在华盛顿的总部的途中破碎。 当然,所有这些困难都没能使骆克气馁。 骆克常在旅途中冲洗照片。他在树林里搭起暗房,用棉布将水滤清,用牛粪当燃料,将化学定影液加热至18.3℃,一名助手则在一旁舞动硬纸板驱赶蚊蝇…… 寻找香格里拉 骆克在中国的西南边陲,除了探险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寻找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于1933年在其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提到的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外桃源”。《失去的地平线》是当时最畅销的书,这使香格里拉名满世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 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处?无数探验家的苦苦寻觅毫无结果,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出于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均声称香格里拉在各自境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信息震动了世界:多种证据表明,香格里拉位于中国迪庆。从1840年到1949年,至少有12位外国人到过迪庆并且出版了专著,其中的两位甚至和詹姆斯·希尔顿有过交往。这两个人,一个是俄国人顾彼德,一个是美国的约瑟夫·骆克。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骆克在迪庆进行了大量考察和探险。《国家地理》杂志连续刊载了骆克记述这些“最具神秘色彩和探险价值”的探险的文字和图片,引起了巨大轰动,他将许多从未被白人涉足过的秘境带给了世界。 2002年5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骆克想必会感到欣慰…… 不仅仅是探险家 骆克除了要为《国家地理》探险外,还要采集植物标本。在《国家地理》杂志社的资助下,骆克制作的6万个植物标本运抵美国。这些珍贵的标本被转给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学会,供大学及植物学机构研究使用。骆克还为美国的鸟类学家带回了1600个鸟类标本。 在见过骆克的中国人眼里,骆克不仅仅是个探险家。 骆克曾为很多人治病;在他的帮助下,一些人摆脱了被蒋介石军队“抓壮丁”的厄运;他曾把自己从美国带来的洋玩意儿留给村民,甚至还在一个村子里训练出了一个西餐的厨师…… 骆克热衷研究纳西文化。他开始远征后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关于纳西僧人的。在这些僧人的帮助下,骆克开始翻译用象形文字写成的、讲述纳西族历史的纳西古书。骆克最终完成了两部有关纳西族历史的著作,还有一本厚达1094页的纳西文字典。 骆克在中国的多年游历,使他对中国西部的地形了如指掌。在二战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曾请他帮忙,为飞行员绘制一幅中国西南部的地图,这幅地图后来成了盟军同日军作战的“救生衣”。 1949年7月,骆克离开中国,回到夏威夷,把全部时间都用在采集植物标本和研究纳西学、纳西语言上。他把纳西文字典交给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骆克极想在1963年1月13日他79岁生日时看到字典的出版发行,可是,1962年12月5日,他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离开了人世,去世时,身边堆满了各种纳西族的图片和文稿。骆克的第一本纳西文字典在他去世后不久发行,另一本在1972年出版发行。
(编辑:羚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