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人物往事:难忘在胡耀邦领导下工作的日日夜夜(2)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4 17:49   炎黄春秋

  耀邦政委的亲切鼓励,再次指引了我学习和奋斗的方向。认真攻读马列主义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奋发进取,对于我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39年初我从抗大一大队毕业分配到抗大五大队任政治助教。这时耀邦政委已调到八路军总政治部任组织部副部长,我们都住在八路军大礼堂附近的窑洞里,接触的机会多了,在延河边上散步经常可以碰到,不断能听取他的教诲。

  耀邦同志鼓励我到火热的斗争中锻炼成长

  1939年6月1日抗大举行建校三周年大庆,宣布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决定,抗大总校要开赴敌后,到八路军野战总部去办。耀邦同志出席了延安各界欢送我们的大会。他对我说:“过去要求你安心在清凉山下,当一名教员,现在情况变了,要欢送你们到敌后去,到前线经受战斗的考验和锻炼,这是很难得的,只要牢记毛主席的三句话(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能够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和进步。”他说:“我将到前方去看望你们。”接着耀邦同志率领的总政治部宣传队的同志们为我们送行,热情地教我们唱《再会吧,在前线上》的“送别之歌”,让我们唱会记熟。我们手挽手的在火光细雨中漫步,在延河边上反复地唱着这首感人的歌曲。60多年过去了,至今还记忆犹新。

  耀邦同志一再勉励我们在斗争中努力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我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1939年秋我随抗大总校前往晋东南路过晋察冀时,罗瑞卿副校长带领副大队长、老红军陈海涵和我一起去易水河边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看望聂荣臻司令员,当聂司令员得知我是邯郸人又是待分配的政治教员之后,向我讲起:易水边上的“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典故,我也向他讲述了我的家乡盛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将相和”的故事。我们谈的很投机。聂司令员当即向罗副校长提出留陈海涵同志和我在他身边工作。抗大总校就是向敌后根据地输送干部的。罗副校长当然不会拒绝老上级的要求。从此我就离开了抗大母校,和燕赵地区的父老乡亲结下了不解之缘。1946年夏天,当我所在的冀晋纵队转战绥包返回平绥线上阳高驻地后,碰到了从热河前线到冀晋纵队任政治委员的胡耀邦同志,真使我喜出望外,真正实现了我们在延安告别时唱的“再会吧,在前线上”的愿望。当时我是冀晋纵队政治部的宣传科长兼《前卫报》主编。7月7日在我主持的纵队直属队纪念抗战、欢迎胡耀邦政委、李昌主任的大会上,陈正湘司令员致欢迎词之后,胡耀邦政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晋察冀军区所在的燕赵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慷慨悲歌之地,涌现过许多爱国主义的英雄志士。冀晋纵队是以老红军部队为基础的英雄部队。陈正湘司令员是长征中的英雄,晋察冀的名将。李昌主任是北京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领袖,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总队长,主持会的冯征科长是抗大的优秀教员,我能到这支英雄部队和同志们并肩战斗感到光荣和自豪。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团结在以聂荣臻司令员兼政委为首的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之下,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努力奋斗。”部队同志为胡耀邦政委的到来感到由衷的高兴。

  耀邦同志任纵队政委的第三天,就让我陪同他到大同前线视察敌我斗争的形势,听取部队领导同志汇报,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我向他提出一旦自卫战争开始请求到第一线部队去打仗。他说:“你的愿望和态度很好。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加强纵队的领导,大力宣传、贯彻毛主席的建军和作战思想,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争取战争的胜利。”他责成我继续担任现职,集中精力先把《前卫报》办好。经过纵队党委讨论,耀邦同志亲自兼任报社社长,李昌主任任副社长,我任主编。报社编辑部中有新华支社副社长、著名记者王惠德(解放以后任中宣部副部长),前卫剧社原社长沈定华(后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学者冯兰瑞(任副主编)。编辑、记者有炯炎、泾水生、李健等人。为了能及时听到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专门为报社配备了一部电台,每天抄写新华社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稿,报纸从三日刊改为日刊。为保证铅印出版,为报社配备一辆胶轮马车运载铅印机和铅字。并配有四个骑兵通讯员每天把报纸及时送到运动中的部队。耀邦同志还决定报纸每天把头条篇幅留给纵队首长,以便及时传达领导的指示意图。并规定及时编发有针对性的讲话材料。纵队《前卫报》在耀邦政委、李昌主任亲自领导下,坚持每天铅印出版及时发到部队,在转战平绥及出击平汉、正太、津浦线和清风店歼灭战、解放石家庄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到部队欢迎和军区、野战军首长的鼓励,荣立集体一等功。在解放战争中野战纵队能坚持每天铅印出版的报纸是绝无仅有的。解放后聂荣臻元帅和耀邦同志曾多次要我找寻当年铅印的《前卫报》,由于部队抗美援朝,丹东留守处档案失落,我原来保存的一份报纸,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抄走,没有找到,至今引为憾事。但耀邦政委亲自领导的《前卫报》的作用和影响,一直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