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环球视野:德国上映希特勒末日故事片《灭亡》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9 18:41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景德祥

  最近德国上映了2004年最受瞩目的故事片《灭亡》,该片表现了一个“人性化”的希特勒,这令一些观众感到不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1945年4月17日,纳粹德国末日来临,与希特勒一起被苏联红军围
困在柏林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倍尔以其一贯的玩世不恭对手下人打气道:“先生们,一百年以后,人们将就我们现在经历的可怕日子拍一部漂亮的彩色故事片。你们不想成为其中一个角色吗?”

  2004年最抢眼大片

  死到临头的戈倍尔仍然不乏黑色幽默,而且颇有远见。

  2004年9月,德国上映了关于希特勒末日的故事片《灭亡》。该片再现希特勒在地堡中度过的最后12天。在拍摄期间,新闻界就已经传出令人不安的消息:该片将表现一个“人性化的”希特勒。《灭亡》在德国的大中城市400个影院同时首映,马上引起轰动。第一天便有10万人,第一个星期有75万人因此涌入影院。《灭亡》被视为2004年德国最为抢眼的大片。

  《灭亡》的出笼是德国新纳粹势力抬头的又一征兆吗?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应该说,《灭亡》的上映及其反响是二战后德国反思与告别纳粹历史过程中所必经的阶段。

  “魔鬼”诱惑电影人

  众所周知,德国人对纳粹历史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清算与反思。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影视媒体对纳粹历史的再现工作已经接近纳粹元凶希特勒了。但是,直接在影视作品中,特别是在故事片中大篇幅地塑造希特勒的形象,还是一个禁区。在前苏联与英美的二战故事片中,曾经有几个演员扮演过希特勒,但大都是漫画式的,希特勒被表演为魔鬼或小丑。这都情有可原。从艺术与历史的角度,这些塑造无疑有着很大的缺陷。但是,将希特勒作为一部故事片主人公来塑造,在艺术上,特别在政治上有着极大的风险。

  而制片人贝恩特·艾兴格和著名演员布鲁诺·冈茨是这部影片得以实现的首要功臣。他们深知该片的风险,但魔鬼希特勒在艺术上的诱惑力对这两位电影人太大了。

  《灭亡》的观众中绝大多数是二战后出生的中青年观众。希特勒的魔鬼形象越是牢固,其所作所为也就越不可思议,它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观众已经看过太多的、抽象的历史著作,也看过隔靴搔痒的历史系列片,但直接以希特勒为主角、宣称还希特勒本来面目的故事片,还是第一回。

  “三维”希特勒成为看点

  影片结束后,一位观众欢呼“绝了!”;《法兰克福汇报》总编谢尔马赫兴奋不已:“大师之作!”。《时代》周报的评论员有些不知所措:“既不愚笨,也不高明”;《明镜》周刊的评论家扫兴地说,该片是“多余”的。

  对“真实”的追求似乎妨碍了该片在艺术上的创造。常见的批评是:太长、太慢,没有背景解释,没有结论,没有剧情发展,几乎是以希特勒地堡为舞台的一幕小戏。全片最为感人的镜头是再现戈倍尔妻子——毒死自己6个孩子的特写,但也有人批评编导做得太露骨。

  争议最少的要数布鲁诺·冈茨的希特勒表演,这被视为该片的最佳看点。冈茨的表演艺术到了乱真的地步,“冈茨本人完全消失在希特勒角色之中”,“他就是希特勒”,“这是希特勒角色最为成功的一次扮演”。为了表演希特勒的帕金森症,冈茨还到瑞士一家医院“卧底”观察。

  《灭亡》中的希特勒形象让观众不安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甚至值得可怜的人物。在影片中,患有帕金森病的希特勒抖抖索索,吃糕点时弄得满身都是。一位观众在网上反映,在观看中会猛然觉察自己在同情希特勒,在怜悯这个魔鬼!

  不管有多少缺陷,《灭亡》让今天的德国人在银幕上“亲身经历”了一个三维的希特勒,看到了这个魔鬼的另一面。但是,这些直观印象并不能改变他是人间魔鬼的结论,只是给人一种暂时的困惑。困惑过后,人们获得的是更大的免疫力。只有走近魔鬼,才会告别其幽灵。这犹如一个辩证的心理疗法。

1、华佗以行医为耻 无德治病终毙命 2、炮打金门 从万炮齐发到三打三停
3、做了七年蒋介石夫人的陈洁如(图) 4、唇红齿白 大胆出位--旧时封面女郎
5、光有大国意识没有大国风范也不行 6、贾平凹自传:喜欢狐狸精式的女子
7、戊戌变法真相--袁世凯非主动告密 8、谁是宋美龄真正的初恋情人(图)
9、毛泽东为何决定新中国定都在北京 10、大战在即--尼克松却酒醉不接电话

  (编辑:独孤)

  点击查看文化每日超强人气排行榜更多精彩尽在新浪文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