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人物风流:阿拉法特,一个时代的伟大悲剧英雄(2)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2 14:16   新浪文化

  

  阿拉法特是一个传奇人物,又是一个极富争议的政治家。

  一九二九年八月四日,阿拉法特出生在耶路撒冷一个阿拉伯商人的家庭。也许这个出生日、这个出生地就已经注定阿拉法特的命运将和这个时代、这个地区的悲欢离合紧密地连在一起。

  在一九六四年到中国来请求毛泽东为巴勒斯坦的事业提供支援之前,中东地区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血雨腥风。而这个时期,阿拉法特本人也已经由开罗大学工程系的一名学生,由科威特的一位百万富翁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者。他和千千万万个巴勒斯坦热血青年坚定地相信,一九四七年联合国所作出的让一个名叫“以色列”的犹太国家和他的巴勒斯坦共享同一块土地的181号决议是不能接受的。虽然这期间他参加的阿拉伯国家联手和以色列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第二次中东战争)都以以色列胜利并占领更多巴勒斯坦土地而告终,但是阿拉法特和他的战友们依然相信阿拉伯是强大的,他们相信要夺回失地靠的只有是武力,是他们手中的枪。

  于是,阿拉法特和他流亡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战友们成立了地下的武装组织“法塔赫”。在这个基础上,一九六四年,他们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阿拉法特赋予了巴解组织一个誓言--以武力夺回巴勒斯坦的土地。

  一九六七年,高喊着同样“誓言”,埃及、约旦、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然而,和前两次战争一样,这场战争的结果同样是更大的悲剧。以色列不仅反败为胜,而且还占领了更多的阿拉伯土地--戈兰高地、加沙和包括阿拉法特出生地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甚至还占据了埃及那一大片在亚洲的土地--西奈半岛。

  战争、流血与失败留给阿拉伯人的是更深的仇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阿拉法特。三次中东战争之后,巴解组织所属的几十个武装派别不断地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进行武装袭击。在使用手榴弹、“卡秋莎”火箭和自杀性爆炸的同时,巴勒斯坦人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手段,他们向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以色列人发起了恐怖主义袭击。

  一九七二年九月,在西德慕尼黑举行的奥运会上,爆发了举世震惊的“黑色九月”事件。几十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杀害。而阿拉法特和他的巴解组织则被认为是这一恐怖事件的幕后。

  阿拉法特从一开始就属于巴勒斯坦事业。他属于巴勒斯坦这个被蹂躏、被剥夺权利和土地,心中充满着仇恨的民族。然而,阿拉法特又是矛盾的。经过了几十年的血雨腥风,他发现,他所信奉的枪杆子不仅没有帮助他夺回一寸土地,相反,战争。爆炸和恐怖袭击却使他离自己的土地越来越远,也使他声名狼藉。“黑色九月”后,阿拉法特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阿拉法特开始改变策略。他将目光投向了和平的手段。一九七四年,阿拉法特来到纽约,参加了那一年的联合国大会。在联合国的讲台上,阿拉法特第一次用他那嘹亮的嗓音向全世界表明了他的和平意愿。“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还是戴着这个头巾,站在讲台上、我对会场的代表说:我来到联合国,一只手拿着橄榄枝,另一只手拿着一把手枪,一把为了保护橄揽枝的手枪。我对他们说:清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掉下来,握住它,握住它……”一九九七年我第三次采访他时,头戴阿拉伯方巾的阿拉法特这样回忆道。

  当时,他的手在空中作了一个非常有力的由下到上的动作。“我当时担心的是没有人相信我会举起橄榄枝,当然,我更担心的是我手中的橄榄枝很快会被战争打下来。”阿拉法特对我说。

  阿拉法特的橄榄枝说服了大多数联合国成员。那一年的联大决定接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联合国观察员。然而,正如阿拉法特所料,他举起的橄榄枝并没有被他的敌人,甚至是他的阿沙伯朋友所接受。道理其实很简单,那个时代还不是一个理解委协的时代。国仇家价使得阿拉伯世界在那个时候同仇敌汽。而以色列就更无法相信这个“十恶不赦”的阿拉法特,因为到那时为止以色列仍然认为巴解的目标就是“消灭以色列”。

  阿拉法特无法改变这一切。他不仅以烟酒不沾的俭朴生活和独身的现实将自己献给了巴勒斯坦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作为中东问题核心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象征。他只能顺应那个时代的潮流,而且要站在最前列。所以,当一九七九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阿拉伯世界以“叛徒”的名义将萨达特的国家开除出阿拉伯阵营的“拒绝阵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1、华佗以行医为耻 无德治病终毙命 2、炮打金门 从万炮齐发到三打三停
3、做了七年蒋介石夫人的陈洁如(图) 4、唇红齿白 大胆出位--旧时封面女郎
5、光有大国意识没有大国风范也不行 6、贾平凹自传:喜欢狐狸精式的女子
7、戊戌变法真相--袁世凯非主动告密 8、谁是宋美龄真正的初恋情人(图)
9、毛泽东为何决定新中国定都在北京 10、大战在即--尼克松却酒醉不接电话

  (编辑:独孤)

  点击查看文化昨日超强人气排行榜更多精彩尽在新浪文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