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在延安战斗过的不为人知的援华洋大夫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1 17:22   文汇报

  作者:曹德权

前排右起,许岩礼、许太太、葛礼馥(摄于1948年7月)

  1939年11月12日,率领医疗队来延安参加抗日的加拿大著名医生白求恩不幸逝世。此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此后还有多位洋大夫率医疗队援华。本文介绍了其中几位在延安的战斗岁月和工作情况。

  宋庆龄介绍来的毕道文

  毕道文,1906年出生于荷属东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亚)。经过不懈努力,他考取了著名的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德工作,并加入了德国共产党。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毕道文毅然加入国际纵队医疗队,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此时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也来到了西班牙,毕道文同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的著名医生结下了深厚友情。经宋庆龄介绍,毕道文于1940年初来到了延安。当时白求恩已去世三个月,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也刚刚发表。毕道文得到这一不幸消息后悲痛万分。三十五岁的毕道文很快成为延安中央医院内科主任,他是担任实职的第一位外国医生。一年半后,根据中央的任命,他又兼任了中央疗养所主任。

  毕道文医术高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他每天上午在中央医院诊治病人,下午在蓝家坪中央卫生处看门诊。不论严冬酷暑,毕道文每日里就凭两条腿在两地间跑。中央卫生处为了减轻毕道文的工作强度,曾规定他每天下午的就诊病人不超过三十人。而毕道文从来没有执行过,时常达到五十多人。门诊部主任怕他吃不消,毕道文总是指指那些挂不上号又不愿走的乡下农民说:“我多看一会儿,他们就不会跑很远的路再来一次了。”毕道文同时还要一批又一批地带实习医生。

  中央有关部门对在边区工作的外国友人采取了尽可能的照顾措施,每月的配给是大米十公斤,肉五公斤,白糖一公斤,津贴二十元,并配备勤务员和翻译。在延安工作的马来西亚归侨郭戈奇来到毕道文身边,担任他的翻译兼秘书。1941年11月,经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介绍,毕道文、郭戈奇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16日是中秋节,因江青于8月3日在延安中央医院生下李讷,毛泽东在杨家岭家中设宴感谢妇产科的有关医护人员,同时也请了一些中央医院的科主任和专家。毛泽东向不会喝酒的毕道文敬酒,毕道文心中高兴,端起酒杯便喝,结果醉倒席间。毛泽东笑道:“毕大夫也和我一样不胜酒力的哟!看来这酒也是乱劝不得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已在延安工作五年多的毕道文奉派到国际红十字会工作。此后,他还曾多次将救济物资押运到解放区。他返回家乡印尼后,在1965年大屠杀中被害,终年59岁。

  斯大林派来的阿洛夫

  安德烈·阿洛夫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是苏联颇负盛名的野战外科专家,医科大学教授。1942年5月,这位37岁的年轻教授奉斯大林之命来中国,他不仅治病救人,同时还肩负着中苏两党的联络任务。这就是阿洛夫不同于其他洋大夫的地方。

  他被任命为中央医院外科主任。有关部门为他配备了专职炊事员、勤务员,在苏联待过几年的杨金涛则被派去给他当翻译兼秘书,毛泽东还特意赠送了他一匹小黄马。他给这匹小黄马取了个洋名——“马什卡”。阿洛夫最大的爱好是礼拜天带上他养的狼狗,提着猎枪,骑上小黄马上山打野兔野鸡,他枪法奇准,从不空手而归。

  一次,外科收治了一个腹部受伤的病人,医生给他揭开纱布后流出一股脓水,奇臭无比。有人捂鼻跑了出去,阿洛夫见状恼了,一把取下口罩,把人叫拢批评道:“哪有嫌病人臭的外科医生?都把口罩去掉,锻炼一下自己的嗅觉!”医护人员都不好意思地把口罩取了下来,围在阿洛夫身边,听他讲解是何种病菌造成了这样的感染。

  作为一位出色的外科专家,阿洛夫总结了一套火线抢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野战医术。他言传身教,为我军培养了一批野战外科人才。在战争年代,我军最缺的就是外科医生。1944年时,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壮大很快,战区也越来越宽。中央希望培养一批“高级种子”医生,于是将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长刘夕青,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卫生部副部长曾育生、李资平,留守兵团野战医院院长靳来川,三五九旅卫生部长潘世征等,直接调到阿洛夫身边进修。阿洛夫总是尽可能用实际操作的方式向他们作传授,使他们学有所成。这批走了那批又来,仅高级卫生干部他就带了近二十名。1944年6月,他获得了由毛泽东亲书的“模范医生”刺绣锦旗。阿洛夫主持的外科简直成了小型进修学校。

  为了加强医护人员的战场实际处置能力,他不时把全科医护人员带到野外山地进行战场模拟训练。1943年7月的一天,阿洛夫接到通知,去杨家岭为一位中央首长看病,忙完后又骑着他的小黄马去王家坪诊治病人。此时他接到电话,说有一个住院病人病危,请他赶快回去。阿洛夫翻身上马就要走,在场的叶剑英总参谋长听说延河暴涨根本过不了河,连忙进行劝阻。阿洛夫救人心切,策马来到河边,面对黄水滔滔的延河,他跃马冲入浪中。当他被河水冲出好几百米但终于到达对岸时,他心爱的小黄马却被恶浪卷走了。

  [1]  [2]  [下一页]

  (编辑:燕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