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在延安战斗过的不为人知的援华洋大夫们(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1 17:22   文汇报
  牛津绅士叶彼得

  1946年12月1日,英国内科大夫叶彼得率领一支六人医疗队从郑州飞赴延安,受到朱德总司令、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的热烈欢迎。这支医疗队是国际性基督教慈善团体“公谊服务会”派出的,由内外科大夫、X光技师、护士等组成,随机还带来了三吨半各国捐赠的药品器械。

  叶彼得毕业于著名的牛津大学,有典型的绅士风度。他带着队员们在延安参观访问十天后,便正式参加了延安中央医院的工作。公谊会的医护人员都是志愿服务者,除公谊会发给每人每月六点五美元零花钱外没有任何收入。中央医院供给医疗队队员每月每人大米七点五公斤,面粉七点五公斤,肉十五公斤,蔬菜十五公斤。这在抗战结束条件好转后的延安是最高供给标准。

  此时,大规模内战开始在即,国民党胡宗南部派飞机轰炸延安,并开始调动部队对延安形成包围攻击之势。总卫生部部长和院领导告诉叶彼得,中央机关与部队将在内战中转移乡下,条件艰苦,请外国朋友考虑去留;如离去,可乘美军观察组飞机离开延安。叶彼得望着一脸真诚的两位领导,扶了扶眼镜,以坚定的口气说道:“过去我们一直在国民党区域工作,不能了解解放区军人。现在我们终于来了,怎能就走呢?”队员们也都愿意留下。

  1947年3月8日,叶彼得带着这批“洋人”从延安出发,牵着毛驴踏上咸榆公路,经过两天行军到达梁村。叶彼得顾不上休息,放下行李后便和同伴们在老乡腾出的房间里开始了战地建院工作。化验室没地方布置,最后设在一个牛圈里。洋人们同中国医护人员一起,将满圈牛粪一筐筐抬出去,打扫干净后将化验设备安装了进去。战地医院开始收治伤员。二十天后,他们又奉命往榆树峁转移;几天后,又搬到了李家砭……这接二连三马不停蹄的转移,是叶彼得到中国后还不曾遇到过的。他和他的队员们脚板上血泡重叠。

  我军在边区连打了三个硬仗,消灭了胡宗南部大量有生力量,而我军伤员也不少。叶彼得手下的医生、护士不到二十人,竟收治了伤员三百多!他们从早到晚不断抢救伤员。有一位伤员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叶彼得挽起袖子就让护士抽他的血,一抽就是400CC!那个伤员被抢救过来,告别时他向叶彼得表示感谢,叶彼得说:“小伙子,你现在血管里也流着我们国际友人的血液了,不用谢,勇敢地上前线吧!”叶彼得在延安工作一年又两个月,才于1948年2月12日离境回国。

  葛礼馥及许岩礼

  葛礼馥、许岩礼及斯坦莉都是叶彼得的下属。新西兰人葛礼馥,高高的个子,一双大眼睛闪烁着光芒。他负责外科,因此主刀的时候更多一些。医疗队收治了一位叫吕绍才的连长,他嘴部被打伤,下巴被打掉了,虽经葛礼馥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不能说话,不断流口水,也不能吃饭,只能灌流质维持生命。吕连长十分悲观。葛礼馥决定对他实施矫形手术,并拟定了一个矫形手术计划,取胸皮为他植皮,取髋骨骨翼为他做下颚,以形成下巴和下唇,但这样的手术必须分期多次进行,哪一次失误都会失败,而且会给伤员带来许多痛苦。吕连长表示一定很好配合葛礼馥大夫。为吕连长做的手术竟先后进行了二十多次,在为他做骨移植手术时,从髋骨取下的骨翼还没植入他的下颌,却不慎滑落地上。葛礼馥与叶彼得商量,提出在开水中消毒五分钟后继续使用。叶彼得同意了,结果仍用这个骨翼做了手术,竟愈合得很好。医疗队虽经多次转移,条件很差,但为吕连长前后所做的手术却从没停止过,直到在山西临县下白塔做最后一次手术后,才完全成功。吕连长出院归队时,抓住葛大夫的双手久久不愿放下。

  一次,葛礼馥为一位肩关节脱臼的伤员进行复位时,突然一扬手扇了那伤员一耳光。在场的医护人员大为震惊,因为葛大夫平时对伤病员都是极关爱的。那位伤员负伤后情绪本来就不好,平白无故挨一耳光,正要发作,却发现肩关节整理复原了!葛礼馥说这是精神转移疗法,利用精神紧张时刻复位,可以不打麻药。翻译李兴培哪见过这种打人疗法?他反复地说:“我们解放军的医生,是不能打伤员的!”葛礼馥顿时红了脸。

  葛礼馥特别注意在实践过程中言传身教。一次,他给中央医院的医护人员讲解剖课,学员们听起来很费力,他叹道:“要有一副骨骼模型就好了。”李冰医生说,附近荒山上都是被阎锡山部队杀的人,满坡都是人的骨架。葛礼馥听后,带人一起去荒山寻找完整的骨架,清理出两具后,弄回驻地清洗消毒,用铁丝串连加固,两副完整的人体模型就做好了。在此后不断的转移中,这两副骨架模型从未丢弃,它们成了葛礼馥的教具。

  X光技师许岩礼和太太都是英国人,夫妇俩在解放战争中一起来到了延安。许岩礼太太的工作主要是在手术室。在延安时她怀了孕,挺着个大肚子跟着中央机关不断转移。那时中央医院的护士提拔很快,建院初期的护士一般都提为了医助,新护士不断充实进来。洋大夫们经常要给新提的医助和护士上业务课,许太太也挺着肚子讲课。在山西临县下白塔,许岩礼太太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让人敬佩的是,许太太怀孕和产后,都没离开过医疗队。她保存着一张珍贵的照片,是她产后坐在担架上由人抬着行军转移的画面。

  许岩礼夫妇是1948年7月4日和葛礼馥大夫一起离院的。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一直渴望再回延安来寻访战友。1973年,他们夫妇和当年医疗队的洋护士斯坦莉终于重返了延安。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