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热潮迭起--回望台湾武侠电影乌托邦(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4 13:46 新京报 | |
■影人
郭南宏:《少林寺十八铜人》别具一格 在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新派武侠明星在银幕上厮杀了一阵,但是台湾受环境限制无法培养出像李小龙这样的功夫高手,所以台湾功夫片与香港相比真是望尘莫及。 进入70年代武侠片继续引领风潮,据统计自1971年至1977年台湾有548部武侠片,占同期故事片总数的42%.各导演方法、风格不尽相同,除了胡金铨难以撼动的地位之外,还有一位导演成就较为突出,这就是郭南宏。 郭南宏因为当时《龙门客栈》轰动台港,就执导了武侠片《一代剑王》,结果一鸣惊人。使他成为继张彻、胡金铨后香港电影市场上第三位“百万导演”。之后,其再次拍摄与前片类似的《剑王之王》,1970年加入邵氏拍摄《倩女幽魂》和《童子功》未有多大成绩,一年后又回台湾,拍摄《鬼见愁》轰动一时。由于后来“少林电影热”的兴起,郭南宏别具一格改拍《少林寺十八铜人》,成为谐趣少林片的代表作,并发掘了龙冠武、龙世家、张泳泳等功夫片新秀,但是不久后各种跟风抢拍使得武侠功夫片陷入创作低潮中。(张悦) ■电影笔记 忽于水底见青山 老家的房子是朝向正东的一溜四间大平房,儿时的每个夏天都在乡下度过,如今记忆里最刻骨铭心的画面,竟是透过敞开的长方形后门,血红的夕阳和风里摇曳的芦苇在无意中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那平淡无奇的门框,竟成为我脑海中第一个无意识的取景框。人对美的最直觉的感受是微妙到不能用语言解释的,可能是最普通的一个场景,可能是最艰深晦涩的意识流,在你尚不能体会其深义的时候,悄悄地潜入了你的记忆深处,在岁月的流逝中等待某个适当的契机,突然就像一束舞台上的追光,在瞬间轰白了你所有的记忆。 知道许鞍华这个导演是打《半生缘》起才留意的,后来追根溯源到《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才恍然大悟小时候第一次有印象的茫茫戈壁原来是出自她手,再后来知道许鞍华是胡金铨的弟子才品味出,那风景如画的江南和苍凉如许的沙漠原来一脉相承自胡金铨的天地山水。之后的许鞍华虽然没像胡金铨那样寄情山水,但骨子里还是透着中国文人相近的胸怀气度。 当年徐克改编《笑傲江湖》请胡金铨出山,但终因胡金铨身体不适而由徐克、程小东等接着拍完。徐克电影工作室的林纪陶曾说:“胡金铨拍摄的戏份最后公映的镜头不到十个,然而,因着胡金铨的几个镜头,整出戏的视野便开阔了。港片全是片场的感觉,空间感不够,胡金铨却找来几个台湾的景,如竹林、瀑布、宫殿等。”如果是熟悉胡金铨的风格的人,几乎不费什么工夫就能辨认出《笑傲江湖》里那十个不到的镜头。 对于我来说,胡金铨的镜头之特别只能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如今已经想不起来是哪回的惊鸿一瞥,令我对他的电影念念不忘,只记得光影掠过的瞬间里,天地山水间的气象开阖、意味绵长是在别的电影里从未见过的,而那仿佛是看了一辈子的电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中国”。武侠电影因为技术、动作上的精益求精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也是为何今天再看早年的《黄飞鸿》系列、《如来神掌》再难投入的原因,因为技术永远是会被时代淘汰的。然而三四十年前的胡金铨作品到今天看仍然会有独特而不能取代的感觉,其实都很难形容是好看还是难看,至少我看《侠女》的竹林打斗场面对其剪接的节奏有很不适应的感觉,但是衬托在技术层面之下的精神,那些看似无甚意义的空镜头,却是时间愈久愈值得深味,甚至具有超越了武侠片本身的中国文化意味,这是胡金铨作为一个武侠片导演的超然独特之处。所以《侠女》那一片青葱碧绿的竹林,30年后会在李安的《卧虎藏龙》里风靡了西方人的眼睛。 看胡金铨的电影,感觉上就像去武夷山旅游时坐在舟上顺水漂流而下,经历着许多突然的跌宕起伏、激流暗涌,缓缓划到平静的水面时,却于水底见了青山。(表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