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人物风流:一代老文艺工作者沈容的绝唱(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7 13:34   中国妇女报
  听李普老说,与他的文字相比,家里的女儿和孙辈更喜欢沈容的文字。李普的文字以思想见长,近年出了好几本随笔,在知识界颇有影响。但在家里却不如老伴的文章更受欢迎。我想,这是因为沈容的文章充满生动的细节,故事性强,文笔明快,略带幽默。议论很少,即使有一点,也是点到为止,而很少长篇大论的思辨。这种情趣重于理趣的风格,于一般读者来说,自然更亲切,更有魅力。

  沈老的文字,有着鲜明的女性特点。这不只是因为她身为革命队伍里的女性,和其他女同志,包括高级领导的夫人们,有更多的交往,还因为她叙述的细节更能体现女性的特殊视角。她亲身经历过许多重大的历史场面,但对金戈铁马、政治风云,却很少直接着墨。相反,她写了很多吃饭穿衣,儿女情长,以及很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冷暖、世态炎凉。这方面,正是以往历史记载的薄弱环节,却又是复原历史氛围的基本元素。从中以小见大,更能体会历史的真谛。

  通过这本书中,我不光看到沈容是一个老革命,老干部,老记者,老导演,更看到她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说家常话,讲亲情事。她的悲欢,是自家事,又是我们民族二十世纪悲欢的一个缩影,是大历史的一个侧影。

  沈容是记者出身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她笔下,对象保持着原貌,没有被罩上神圣的光环

  沈容出生于江南一个世代为官的大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她还是中学生,就参加革命,在中央大学外文系念书,到新华日报当记者,都受红岩村周恩来领导;国共和谈期间,在军调部叶剑英手下做翻译;和谈破裂后,她到山东解放区采访过刘伯承、邓小平;中共中央迁到河北平山西柏坡期间,她在附近的东柏坡工作,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都见过;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天安门城楼上采访过国庆活动;从新闻界转到电影界。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又到中宣部恢复前的中宣口工作,进钓鱼台办公。乃至蒋介石、沈钧儒、贺龙、廖承志、林彪、江青,中国政治舞台上各路风云的人物,她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往和目睹。

  比她年轻的,很难有这种经历了;比她年纪大的,往往又没有精力写作。在今天的图书市场上,讲述开国一代领导人的出版物并不少,但多是取自二手材料。由当事人自己撰写或口述的,不是很多。有可能接触和叙述开国一代领导人的,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本身就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回忆录当然受重视。但他们发表文字,比较谨慎,往往按照一定的口径精心过滤,一些历史细节被筛选掉了。史学家注意到,有一些领导干部的回忆录,不是出自本人的手笔或口述,而是秘书人员抄自别人的文字,某些史实并不准确,以讹传讹。

  第二种,作者是高级领导人身边的服务人员,他们和领导人有近距离接触,由他们讲述的故事,细节比较生动,颇能吸引读者。但也有一个局限,都是仰视的角度。一些体现历史深层的东西,由于史识所限,被忽略了,或由于感情支配,被回避了。

  第三种是外国记者,他们有平视对话的角度,发表时也较少拘束,其史料价值更高。但采访过开国一代领导人的外国记者毕竟只有有限的几位。

  沈容是记者出身的中国知识分子。她观察和叙述的角度不同于前两种人,而与第三种接近。在她笔下,对象保持着原貌,没有被罩上神圣的光环。沈老告诉我,那些涉及高层领导人的文字本来不准备出版,只想让女儿看看。发表和出版纯粹是动员的结果。这种放松的心态,有利于秉笔直书。红岩村、西柏坡、钓鱼台,这都是高级领导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大众传媒和文艺作品里,已经变成宏大叙事的一部分。

  前些时候,举行西柏坡展览,请一些老干部去参观,沈老去的时候,发现前后左右虽然有好几个老同志,但四十年代末真正经历过西柏坡现场的,就她一个。讲解员的说明词中,哪些地方回避了值得记取的历史教训,她是一清二楚的。因为脑海里保存着现场的原汁原味,笔下的人物也就有了人间烟火气。这种视角,也构成了本书的独特价值。

  那些不相识的读者,只能目送沈老的背影,一个已经远去但长久不会消逝的背影

  去年夏天,书刚刚编成,沈老就病了。开始,我听说医生诊断为良性肿瘤,也就放了心。

  沈老文章的独特价值,已经为有识者发现。《南方周末》往事版,连续发了三篇,《文汇报》也发了一篇。十月文艺出版社,也在为这本书精心设计。直到不久前的一天早上,丁宁给李普老去电话,讨论版税方面的细节,方知沈老已经于当日驾鹤西去!沈老的大作,还未面世,已成绝唱!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我相信,沈老这本书,不但会引起许多老友的共鸣,还会引起更多的不相识的读者感慨。可惜的是,那些不相识的读者,已经没有机会与沈老本人交流。他们只能目送沈老的背影,一个已经远去但长久不会消逝的背影。

  沈容,江苏人,1922年生。初中时期开始做抗日地下工作。后在中央大学读外国文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重庆新华日报社任编译。曾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外事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制片处副处长、珠江电影厂副厂长、中共中央中南局文艺处副处长,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厂导演、首席责任编辑。“文革”后,任广东电视台台长、北京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