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14 22:31 河南报业网 | |
黄河三门峡大坝,AAA级旅游区(点)。距市区14公里,车程20分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正如人们常说的万里黄河唯富一套。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黄色河流”。而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但因为三门峡大坝的原设计是前苏联专家,而他们对黄河的泥沙问题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设计时只求坝高库容大,忽视了泥沙淤积问题,致使5年间泥沙淤积量达5041立方米。从1964年开始,对大坝工程多次进行改建,最终使库区淤积大为减轻,进出库泥沙基本平衡,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仅发电一项,截止1986年已收回国家对这项工程的全部投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各国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浑水发电,不仅做了有益的尝试,而且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选择建在三门峡,是因为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神门、鬼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始终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周恩来总理曾三次到工地现场。主持会议,研究工程建设问题。刘少奇、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彭真、陈云、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邓颖超、罗荣桓、陶铸、郭沫若、习仲勋、万里、李鹏、胡启立等领导同志也都曾来此指导工作。董必武同志视察了三门峡大坝以后,曾欣然命笔《观三门峡枢纽工程》四章,并为建设者写下“功迈大禹”的题词。郭沫若视察后写道:“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1999年6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三门峡大坝视察,对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从三门峡大坝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20公里间,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两岸青山绿树,延绵不断,山光水色,相映如画。春秋冬三季,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