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在河南巩义市老城东1公里处,有一个南窑湾村。此地背依笔架山,12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砖砌窑洞里。他从小努力学习,刻苦读书。
杜甫七岁就写过歌颂凤凰的诗,九岁就能写很好的大字,十四五岁时写出来的文章。
开元十九年,刚满20岁的杜甫已是一个学问渊博、志向远大的青年。为了增长见闻,开拓视野,他便离乡开始长期旅游。他南游吴越各地,北游齐鲁,伟大祖国丰富多采有文化古迹,雄伟壮丽的江山美景,充实了他的生活,开阔了视野和心胸,增强了他的爱国思想,陶冶了爱国情操,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诗篇。
天宝六年唐玄宗发布诏书,召令有艺术特长的人到长安应试。天宝十四年,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县尉的官职,后来改任参军。同年11月,爆发了安史之乱,乱军攻陷长安,杜甫携家避难投奔唐肃宗。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可以直接向皇上进谏忠言。由于他忠于职守,不顾生死上疏营救受冤的大臣,触怒了唐肃宗,又被免除官职。杜甫经过战乱和免官的打击后,不再谋求仕途,而是全力投入诗歌写作,创作出“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大量优秀诗篇,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千古绝句。他用记实的手法,描绘安史之乱使人民饱受灾难的现实生活,唤起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共同抵御外族的侵略。
杜甫弃官以后,流亡到四川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西南郊外盖了一座茅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杜甫草堂”。流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总是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华耀眼的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