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第四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 > 正文

春色满中原———聚焦“河南文化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05/22 16: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作者:陈茁

  从2004年起,接二连三的文化盛事,让河南人为之感动,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为之欣喜,为之难忘。

  感动的是,涌现出常香玉、任长霞、李连成、李学生等一个个叫响全国的英雄模范
人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格,在河南省文艺家们的笔下、镜头中,变成了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跃然于舞台、跃然于荧屏,感

  动了河南,也感动了全国。

  振奋的是,“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的顺利推进。民族舞蹈《风中少林》、舞蹈诗《河洛风》、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大型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一出世就轰动全国文艺界,让河南文化由“通俗”而“高雅”,让以戏曲“一枝独秀”的河南文化结构彻底改变。

  骄傲的是,杭州西子湖畔的声声梆子腔犹在耳边回响。去年9月,在这里,省豫剧二团用现代戏曲理念打造的新编历史剧《程婴救孤》,一举夺得“文华大奖”第一名和6个单项奖,实现了我省在该奖项上的突破。

  欣喜的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宝丰县,一年走出5万多吃“文化饭”的农民。他们组成的近千家表演团体走向全国,靠表演魔术、歌舞、小品为生,年收入达1亿多元,成为当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用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创举。

  难忘的是,红旗渠精神展,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五城市掀起参观狂潮,中原人民的壮志豪情,令人感叹不已。

  ……

  “大戏连台、盛事不断、典型辈出、精品迭起、全面开花”。一系列文化现象的出现,标志着河南文化事业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植根中原沃土,彰显主流品格

  “文化大省”、“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提起我省的历史文化,河南人如数家珍。

  然而,长久以来,我们并没有让这灿烂的文化得以充分彰显。不仅如此,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促使专业艺术院团必须自己进入市场找饭吃,加上人们欣赏水平的变化和西方商业文化、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大量涌入,观众群日益萎缩,大部分专业艺术院团举步维艰。

  一边是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边是尴尬的文化现状。专家曾戏言河南文化:守着富矿过穷日子。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经过市场的洗礼,全省文艺界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将河南丰厚的文化积淀发掘出来,全面贯彻“三贴近”原则,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于是,一场精品创作战在全省打响。

  短短几年,形势巨变。

  ——省豫剧二团历时5年打磨的新编历史剧《程婴救孤》,将传统豫剧的唱腔表演与现代化舞美、灯光、服装设计相结合,打造出了戏剧舞台艺术中“最伟大的悲剧”。

  ——省豫剧三团历时3年打磨的现代戏《村官李天成》,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生动反映了经济转型期中原农村巨变,不但赢得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而且赢得了市场,使主旋律题材的现代豫剧唱响大江南北。

  ——以弘扬中原优秀文化为内容的“郑汴洛精品文艺工程”应运而生。《风中少林》,紧紧抓住少林寺这一享誉世界的品牌,深刻演绎中原武术文化的奥秘;《河洛风》从洛阳历史长河中撷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着力展示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文明历程;《清明上河图》以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为主要故事情节,全景展示了大宋东京的市井风情;《木兰诗篇》,则用交响乐、合唱、独唱、舞蹈等形式,重新演绎了“木兰从军”的故事。

  ——豫剧《嵩山长霞》、电视剧《任长霞》热播热映,纪念常香玉、任长霞、李学生的大型事迹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红旗渠精神展”等广受群众追捧,无一不证明时代需要精品,时代需要英雄。

  专家指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的出现,弘扬了民族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主流文化的品格。这不仅是河南文化厚积薄发的表现,还是文化资源积累的又一高度,为我省出大作、出大师、出经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

  在采访中,记者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河南文艺界人士幸福亢奋的心情,大家一致认为:河南文化现象预示着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河南文化必须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复兴。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指出,要在推进中原崛起中建设文化强省,要弘扬传承中原文化,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转变。

  省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李利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系列河南文化现象所带来的繁荣局面就像一只绩优股。我们已经拥有了这只绩优股,重要的就是如何把这种优势保持下去。

  无疑,产业化是保持优势、打造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

  尽管已出现了令人称道的“宝丰文化现象”,出现了文企联姻的成功典范,出现了社会力量争办文化的好局面,但总体来说,我省文化产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较小,与经济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龚绍东认为,我省的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文化的自然经济阶段和计划经济阶段,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文化产业成分还比较少,我们缺少的是把文化宝藏的优势资源开发“变现”,成为产业化的经济运作。

  知识经济前期竞争是信息经济竞争,后期则是文化力的竞争。面对外来文化长驱直入、兄弟省市文化产业发展形势逼人的局面,专家们指出,我省应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大胆创新,加快启动文化产业的工业化进程,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努力把河南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强省。

  时不我待,河南文化产业应有所行动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非常阿杜 更多>>
[张韶涵] 猜不透
[周杰伦] 双截棍
[伍 佰] 爱你一万年
[徐怀钰] 谁不乖
[原唱原声] 每一次喊你
图铃狂搜:
 更多>>
恋曲1990 情人 风雨无阻
小薇 至少还有你 爱情真伟大
没你不行 第一次 I Believe
飘摇 一生何求 爱简单
爱的主打歌 那些花儿 勇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