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2月26日电(记者葛素红) 政协辽宁省第八届常委、中国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主任于秉治教授,在辽宁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时指出,近一时期内学术界假冒伪劣现象日趋严重,学术界既要打假、也要除“黑”。
于秉治认为,当前学术界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主要有,假文凭、伪证书充斥社会;学术著作粗制滥造;个别学者沽名钓誉,自我炒作。
他说,在任何一座城市的大街上,人们都不难看到喷涂在建筑物墙角或公共气车站亭的“办证、办文凭”小广告。这种现象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对假文凭有需求,制造、贩卖假文凭有一定的市场。如今,能写书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一年内竟有两三本“学术专著”问世,内容却毫无新意,多半抄袭,改头换面而已;还有个别学者将自己的学术成果作为换取抬高身价与名望的资本,恣意炒作,无视科学规律,把一个尚待深入研究、尚存争论的学术问题人为地“地域化”、“政治化”,不准别人发表反面意见。
学术界的假冒伪劣现象,与经济领域内的假冒伪劣一样恶劣,一样令人愤恨。于教授认为,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知识产权观念,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把严肃认真的做学问视为玩偶;二是有关单位只重量文凭,不重水平,有文凭有证书就好使,不问何时何地所来;其三是学术界缺乏学术批评的学风,往往一部新作面世得到的便是一片喝彩,明明有意见却甘当“和事佬”,任凭假冒伪劣横行。现在有人提出“学术腐败”也绝非危言耸听。
遏制学术界的假冒伪劣,已经成为学术界人们的共识。于秉治提出,要让学术界假冒伪劣没有市场,首先要从树立道德规范和学术规范的高度,重新认识整顿学术界假冒伪劣的行动,形成对假冒伪劣之作“人人喊打”的社会风气;其次,职称评定、工资涨幅、职务晋升时全面评判业绩优劣,对那些“一个早晨便本科毕业”的文凭、证书,需认真核对,还学术界一个公平。他还倡议学术界人人自觉提高自律意识,不羡慕不义之财,不贪不实之名,踏踏实实做学问。(完)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1000首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个性图片、铃声,新年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