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21日电(记者冯源)一家著名网站曾在上海成都北路高架东侧打出巨幅沪语广告牌,希望能吸引众
多上海网民,结果引来上海各界上上下下的不满,最终被上海市工商局和上海市市容环卫局勒令拆除。
以口音来区分亲疏,至今还是中国许多地区老百姓的心理定势,但许多外地人对上海话有特别异样的感觉:这种吴侬
软语曾经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筑起过一道无形而坚硬的厚壁。不过,上海人只爱沪语的习惯已经逐渐淡出,开放的上海正在
用普通话的“钥匙”,打开沪语的围城。
记者的一位长辈,早年在上海老北站转车时,若想攀上开往西北的拥挤火车,就要靠半生不熟的沪语请上海乘务员和
旅客助一臂之力。但如今在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北郊站的营业大厅,都能看到“请讲普通话”的电子告示。又如,在京沪
列车上,曾经有3名广播员因为普通话口试和笔试不合要求,而被换岗。
推广普通话,是上海多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上海市四个部门在2001年10月联合下发的通知,全市国家公
务员中开展普通话培训,普通话也被逐步列入公务员录用和考核内容之中。这一年,全市共有近4000名公务员参加了普通
话培训和测试。
教育系统是学习普通话的第一基地,上海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实施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工作。到去年年底,95%
的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上海的上岗标准,60%的中小学教师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新闻媒体是推广普通话的示范窗口,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从2001年1月1日起,规定市级电视台、广播电
台的所有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目前,已经有200多人拿到了必备的一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其中有一名去年3月获
证的主持人,先前因为未拿到资格证书,还写了书面检查。从今年元旦起,区县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正式实施持
证上岗制度。事实上,在上海的电台和电视台中,方言节目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如今走在上海街头,用普通话问路同样能得到热情的帮助。上海市公安局就明文规定,警察和市民交谈,开口第一句
必须说普通话,对外地人员一律实行普通话问答。
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用上海话聊天时,也会穿插进几句普通话以弥补沪语词汇中的不足。而一些区县,
在制定文明社区评选标准时,普通话的推广程度也成了参照的一个因素。
开放的城市引来大量的流动人口,这应该是普通话在上海推广的一个外部因素,根据去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
果,全市外来人口已达到387.11万人,接近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上海市经济活动人口总量近60%,是外来劳动力
。来自四面八方、口音多样的外地人,和本地人交流时,自然选择普通话。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上海有200多万名各级在校学生,他们也是使用普通话的主力军。
大批高学历人才从外地来沪创业就业,自然而然地也把普通话带到公司里、工厂里。
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东方看世界的城市新心态,溶解了狭隘冰冷的地域观念。试想,一个具有学习外语传统的城市,
又怎么会长久拘泥于一种方言呢?一个要与世界接轨的城市,又怎么能忽略自己的“国语”呢?记得在迎接APEC上海会议
时,上海市就加强了公共场所用字的整治与管理,各级接待部门的培训项目中,普通话和外语一样,也是内容之一。(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