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民工子弟学校:“黑户”帽一戴数年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4月11日10:3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陈芳)破旧的平房、简陋的桌椅……尽管这些有“窝棚”学校之称的民工子弟学校, 越来越受到城市流动人口的欢迎,并像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增长,仅北京市就有这样的儿童流动学校200多所,约有数万名儿 童在此类学校就读,但它们至今没有合法的身份。

  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学的方式大致有三类:在正常缴纳借读费或赞助费后进入市区公立学校;进入收费较贵的政 府批准的私立学校;在非法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由于进城务工者身处低收入阶层,公立学校交费门坎高,靠借助当地原有教育资源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基本上是不现实 的。在外来流动儿童小学阶段90%的入学率中,实际上大部分是由打工子弟学校提供的。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调查,民工子弟学校始于1991年,开始时的流动学校是外来人口无法缴纳“高额的赞 助费及借读费”,但又不能“坐视子女成为新文盲”的无奈尝试。经过近10年的发展,这些学校数量不断增长,规模逐渐扩 大。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现在一般的三四百名学生,多的达到3000名。学校基本分布在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等 区外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地带。

  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 ”,允许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但遗憾的是,北京这 些流动儿童学校并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没有工商、税务登记,没有教师任职资格审核,普遍校舍条件差、教学不 规范,且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对于北京市一些区强行取缔打工小学的做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上述学校办学上的“先 天不足”,在所有打工子弟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然而,是不是就以此为由,将这些学校“一棍子 打死”,彻底取缔解除,值得商榷。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学校吸收了大量学龄流动儿童入学,这对低收入外来人口的 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补充”作用。

  专家指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全国实施义务教育的难题。按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 庭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也应该不例外。民工子弟学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实不 容漠视,但采取的态度最好是积极改进的“疏”,而不是因噎废食的“堵”。毕竟我们不应该剥夺他们读书的权利,同时也希 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让更多的孩子们有书可读。(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新浪商城推荐
  精品畅销书
  • 王峻涛如是说
  • 考试中心!
  • 李阳口语突破
  • 暴力营销 2.8折
  • 《魔戒》最新版
  •   数码产品促销
  • 听音乐还是MD!
  • 音文秀复读机
  • PDA广义与狭义
  • JNC热卖
  • 投影机大展销
  •   随身听峰会
  • Sony EJ-1000
  • 松下CT-790
  • Sony EJ-955
  • Sony MZ-N1
  • Sharp MT880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