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5月5日电(记者池茂花丁若亭)位于山西夏县小晁村峨嵋岭上的司马光茔祠经修缮,前不久重新向游人
开放。
司马光茔祠始建于北宋年间,为纪念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而建。茔祠占地百余亩,共分三个部分:茔地、祠堂
和余庆禅院。其中茔地占地50亩,司马光本人及其先祖多人均葬于此处。
祠堂创建于宋代,历代重修,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所修。迎面是司马光碑,又名“杏花碑”,
由五间碑亭组成。内藏宋代著名文学家、当时的翰林学士苏轼撰写的祭文。相传,原碑只有一通,高近10米,因宋哲宗追回
了司马光的封赠,其碑、文被砸毁,只有皇帝亲自书写的碑额“忠清粹德之碑”和龟趺幸存下来。后人因崇敬司马光,不断寻
找遗失的石碑,才于50年后在龟侧的一棵杏树下挖出残石。而此时的石碑文字已经泯灭,后人将其碑一分为四,将文字重新
刻在上面,又树一碑记载这段历史,故以“杏花碑”而得名。
“余庆禅院”是宋神宗敕赐的名称,原来只是一座司马光祖茔的香火院。该寺自成院落,现存的五间大殿都是宋代原
物。殿内供奉彩塑金状大佛三尊,高达3米,并配有彩塑韦陀、胁侍菩萨等,均为宋代雕塑。
通往茔地建有一条神道,神道两旁矗立着石虎、石羊、武将、文臣等雕像,颇具神秘色彩。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即今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
自幼聪敏过人,以“砸缸救童”被世代传诵。宋宝元间中进士,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著有传世之作《资治通鉴》
,及《涑水纪闻》。哲宗元祐元年卒于相位,享年68岁。死后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元祐三年正月,宋室以国葬大礼安
归祖茔。(完)
一首歌声,两份祝福,万张贺卡免费送母亲!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