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3日电(记者戴劲松)湖北省秭归县小幺姑沱遗址一座六朝时期的石室墓日前发掘完毕。这是迄今为
止整个三峡库区内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六朝古墓。
该墓位于泄滩乡陈家村面江的山腰上,整个墓呈“凸”字形,约有140平方米。墓道前有台阶、牌楼,牌楼上盖有
大型石瓦和石瓦当。墓门两侧各有一尊石人、石羊,雕工栩栩如生。石人有80多厘米高,石羊高60厘米,长80厘米。据
现场的考古队队长罗运兵介绍,这两尊石人、石羊此前在我省从未发现过,表明墓主身份较高,因为古代中原地区只有皇帝、
王公大臣、高级官吏才能使用这样的“石象生”。
32平方米的主墓室以条石分割为两个半室,随葬品多集中在前半室。考古人员清理出陶俑50余件,五铢钱和“大
泉五十”等铜钱约60枚,青瓷碗4件,盘口罐2件,四系罐5件,盏3件,釉陶罐、钵共5件。这些器物表明该墓是六朝古
墓。
有趣的是,墓顶已坍塌,从上挖下的墓坑有8米深。在前半室发掘出的三具尸骨中,有一具旁边散落着几件宋代的瓷
碗、瓷罐和“祥符元宝”铜钱。考古人员分析,这极有可能是后来宋人借用该墓,以致宋墓打破了原来的大墓。这种现象在三
峡地区较为常见。
该墓两边还有50余座大型石室墓,都呈“凸”字形,在海拔90米至100米的位置,面江一线分布。而在东边约
2000米的老坟园遗址还有南朝大型砖室墓群,均呈“刀”字形,墓中发现不少与佛教有关的器物,如莲花罐、莲花碗等。
罗运兵说,这些墓室如此集中,特征鲜明,对研究三峡地区六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墓葬结构、埋葬习俗等有重要意义。(完)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