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新闻网自由撰稿人 晏扬
每年高考过后,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名落孙山的考生,想必是郁闷懊恼的;那些成绩理想、考上了重点名牌的考生,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当然,最风光最得意的无疑是那些高考“状元”们了。录取时,他们就是各个名牌高校竞逐的“香饽饽”;录取后,他们又成了商家极力追棒的对象,不仅可以“作秀”,还可以“走穴”,不仅挣了外快,还趁机名 扬天下。
高考“状元”“走穴”,这大概还是今年才涌现出来的新鲜事儿。据报道,江苏省高考“状元”张璇和南京市高考“状元”蒋墨,近日受某新华书店和某教育出版社之邀,在南京参加了一个图书交流会,与两大教育丛书的主编们联袂签售丛书。而在广东,高考“状元”们也是马不停蹄地奔波于珠三角各地参加各种活动,其“出场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有些“状元”们甚至有专门的“经纪人”负责出场费的谈判。
有人说,国人心中有着浓厚的“状元情结”,看来此话不假。封建科举考试搞了那么多年,“状元情结”大概已经融入到国人的骨髓里了。现在,虽然不搞科举考试了,但还是应试教育,高考和科举考试多少还有些“相通”之处。高考“状元”“作秀”、“走穴”,其实都是应试教育思想在高考宣传中的反映。
明眼人都知道,高考“状元”签名售书,不过是商家们精心策划的商业促销活动,其真正的目的恐怕并不在于让学生们“树立高质量的教辅用书理念”,而是为了大把大把地捞钱。按说,这类促销活动并不违法,大把捞钱也无可厚非;然而,商家们推出的这些丛书真是许多高考“状元”的“必读书”吗?即使少数几个“状元”读过这些书,这些书籍对于他们成为高考“状元”有没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即使某本书是某个高考“状元”成功的“法宝”,但它是否适合别的学生阅读?阅读之后是否同样有效?这些,恐怕都是大有疑问的。
阅读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一本书对这个学生也许有极大帮助,对另一个学生可能全无用处。最近,某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北大清华高考状元阅读书系》,其中就收入了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先锋派剧本《格瓦拉》等篇目,且在每本书的封面上都赫然印着“读什么才能进入北大清华?怎样读才能成为高考状元?”的广告词。这样的旗号对于高考重压下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致命的诱惑”。然而,这些“状元”选的书如此之“偏”又如此之“怪”,如果每位高中生都费时费力来研读这些书,真能考上北大、清华吗?向高中生们推荐这些图书,是否有误导之嫌?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高考“状元”在考场上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成为中学生的“导师”。他们也许有自己独到的读书经验,但这些经验未必具有普遍意义和导向意义。
能够成为高考“状元”,当然是人生的精彩一笔。但无论商家还是“状元”本人都应该明白,第一名并不一定就比第二名、第三名甚至第一百名学得好,“状元”并不比其他学生有更多的过人之处。假如有机会再考一次,笔者敢断言,大半高考“状元”将会易主。况且,高考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高分并不等于高能,相对于整个人生旅程,高考“状元”只是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要知道,大多数高考“状元”后来都成了默默无闻之辈,而那些高考成绩平平的学生中,却并不乏终成大器之人。前些日子,杨振宁教授率一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来华讲学,有记者问他们当中有没有高考状元,杨振宁等听了哈哈大笑说:按照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这说明,无论是人们对高考“状元”的炒作和追棒,还是“状元”本人的自鸣得意,都不是一种理性成熟的心态和做法。
说到底,高考“状元”只是一位在中学阶段学习不错,并且在高考中发挥出色的学生,或者干脆可以说,高考“状元”只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处于暂时的领先地位。笔者想,除此之外,高考“状元”其实还什么都不是。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