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非典科研攻关记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9日11:57 云南日报 | ||||
非典,一种人类从未所知的烈性传染病,正在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疫魔。谁能破解它?谁能识别它?谁能制服它? 危难时刻,一支特殊队伍挺身而出,主动出击,在实验室与非典疫魔展开殊死较量。短短两个多月,他们不仅捕捉到导致非典的冠状病毒,研究出非典快速检测诊断技术,测绘出非典病毒基因图谱,并将研制中的基因工程人ω干扰素开发成有效预防非典的新药投入生产,为战胜疫病、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他们就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 疫情就是命令,非典研究课题关系人民安危,必须打破常规,紧急启动,一刻也不能等。——摘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党委的一项决定 军事医学科学院是我军最高的医学研究机构,肩负着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和参与国家医学救援任务的双重使命。2003年春节刚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广东部分地区肆虐的消息刚传到北京,立即引起了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和专家们的极大警觉。 是什么疫魔如此猖獗?疫情就是命令,为了人民的安危,军事医学科学院主动请缨,决定破解这神秘的疫魔。 破解疫魔必须首先获得患者病变组织样本。2月12日上午10时,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长助理、流行病学专家曹务春和病毒学专家祝庆余受命前往广东疫区采集非典病毒标本。原本准备赴曼谷参加国际热带病研讨会的曹务春,立即把去泰国的机票换成了去广州的机票。不到3个小时,他们便出现在直飞广州的航班上…… 按常规,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要开展非典研究,必须先申报项目后上课题。祝庆余从在广东拿到病毒标本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申报立项而思虑。然而,让他没有想到是,院党委对非典研究项目,早已作出了一系列超出常规的风险决策—— 成立防治非典科研攻关领导小组和13名权威学者参加的专家组,负责统一协调科研力量和资源; 以设在这个所的全军微生物检测中心为核心,组成包括病毒学、细菌学、流行病学、病理学等多个实验室参加的非典防治科研攻关集体; 选定祝庆余、秦鄂德、端青、杨瑞馥、曹务春、王翠娥等6位专家领军挂帅,并制定了详细的科研攻关计划。 一场针对非典疫魔的特殊攻关战悄然部署就绪。2月14日晚,祝庆余和曹务春两位专家携带采集的非典病毒标本安全返回北京。当晚,等候多时的高级实验师于曼、实验师司炳银等攻关组成员,便提着装有非典病毒标本的“潘多拉匣子”,进入研究所的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 就这样,与非典疫魔殊死较量的特殊研究,以超常规的方式,超常规的速度展开。 防治非典这场特殊的战斗,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有条不紊地进行。院领导与研究所领导和专家彻夜研究非典科研方案,决定打破常规,先上课题,后向上级申报项目。院里先挤出50万元用于前期支持。此后,院里又将由院领导、机关各部门领导组成的非典攻关指挥保障部前移至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对非典科研攻关实施全天候保障。 院、所决策层打破常规的科研项目运作方式,给科技人员迅速破解非典之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3月21日,非典科研攻关集体首次向国家卫生部报捷:发现非典元凶为冠状病毒。而此时国际上尚无这一发现的报告。一位著名老专家这样感叹:1975年全球出现莱姆关节炎,科学家用了7年时间才找到病原。1981年艾滋病出现后,科学家寻找病原也历时3年。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技人员从开始非典课题研究到发现冠状病毒仅用了39天!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早一天拿出成果,人民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就会少一点儿牺牲。——摘自一位参加非典科研攻关研究员的日记 严重的疫情,让非典攻关集体的每一个人绷紧了神经。100余名科技人员从2月15日开始,完全进入战斗状态。3个月来,他们将个人和家庭的一切置之度外,忘我拼搏,昼夜苦干。 大规模的非典攻关,需要大量非典病人血清和肺组织样本。流行病研究室主任曹务春带人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北京各收治非典病人医院,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一次又一次近距离接触非典病毒…… 按照安全规定,非典病毒分离、动物实验、试剂研制、药物研究等必须在三级负压实验室进行。这里始终保持负压状态和25摄氏度的恒温,科技人员必须穿着特制的三层防护服。平时,人们在这里工作两三个小时便得出来休息,如今,为了争分夺秒抢时间,大家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病理实验室主任王翠娥患有严重的美尼尔综合症,平时经常头晕头疼,但为了及早捕捉到非典病原体,她在负压实验室连续数小时把眼睛贴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上,观察不断送来的病理标本,以至于每次从实验室出来都感觉天旋地转。 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有一对夫妇,丈夫叫王晴雨,是研究所的副所长;妻子叫王津,是一名普通的实验员。非典科研攻关开始后,他们一个在科研一线加班加点工作,一个在为科研条件保障忙碌不停,家中年迈的老人一时没了人照顾。一天,王津获悉母亲心脏病突然发作,心急如焚,但为了不耽误科研攻关,她却没有回去看一眼。 4月14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将分离出的4株冠状病毒送到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进行测序,为了及时处理测序中的问题,范宝昌、常国辉两位博士竟三天三夜没离开测序大厅一步,直到测序完成。 连续超负荷的工作,使许多科技人员极度劳累,很多人工作时不得不靠一杯杯咖啡抵挡困意,一些年轻的科技人员甚至吃着饭便睡着了。然而,正是这种巨大的付出,使科研目标的实现异常神速—— 4月16日,他们通过利用分离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研制出非典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技术,检测准确率达95%以上,两小时内可以出检测结果; 4月19日,他们又与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酶联免疫吸附试剂芯板,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同时检测96个非典样品,而且需要病人血样少,检测时间仅需一小时; 4月28日,陈薇研究员带领20位研究生研究开发的非典预防药物基因工程人干扰素ω滴鼻剂,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进入临床。 所有这一切,都为医疗战线抗击非典、抢救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结就是胜利,大疫当前,非典科研攻关没有国界、省界,更不应有所界、院界!——摘自一位非典攻关协作者的访谈录 要迅速破解非典之谜,必须遵循科研规律,组织多学科力量联合攻关,靠任何一个学科力量与非典疫魔单打独斗,都很难短时间将其击败。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打破编制限制,重组科研资源,对非典发起集团攻击:所有与非典科研相关的实验室、课题组,把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协作攻关上,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设备给设备,需要配合的任务全部是限时完成。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人类从未遇见过的疾病,任何对病原体的误判,都会给抗击非典的斗争造成被动。因此,对非典病原体的确定必须十分慎重。2月26日,一线科研人员发现冠状病毒后,院领导决定请陈德惠、李钟铎等6名已经退休的病毒学家出山。此时,老专家们已经离开单位多年,分散居住在多个社区。然而,接到通知,他们毫不迟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 4月9日,卫生部和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后,对非典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的研究发现给予了确认。 为了早日完成冠状病毒的全基因测序,为深入追踪病毒来源,研制诊断试剂、防治药物和预防疫苗奠定基础,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决定与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展开强强合作。 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作出这一决策的时间是4月9日18时,半个小进后,这个仅成本就需要1000万元人民币的高科技工程的协议即告达成。而且,自始至终双方没有对成果归属、利益分配进行协商,商谈的只是如何分工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测序工作,以彰显我国科学家抗击非典的实力。 军事医学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后,所有与测序有关的科技人员被紧急召回实验室。按照测序计划和分工,4月9日23时,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备齐了所有病毒资料,24时按时送达位于昌平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在这里,军地双方的科技专家密切协作,仅用36个小时便完成了4个新型冠状病毒株的全基因测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4株变异冠状病毒全基因测序的国家。 基因工程人ω干扰素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陈薇带领2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已经研究了3年的成果。在筛查非典预防药物时,陈薇发现它对非典病毒的攻击有明显的防护作用。为使这一成果及早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发挥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办公,很快便完成对这一新药评审,并于4月28日正式批准进入临床研究。 危难时刻,抗击非典的同共使命,把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专家们集合在一起。团结奋战,协力攻关,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令人欣慰的成果: 3月21日,锁定病毒元凶;4月15日,完成病原体全基因测序;4月16日,研制出快速诊断技术;4月19日,研制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4月28日,将预防新药推向临床…… 进入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防治非典科研攻关的战斗仍然向纵深推进着。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支军中医学科研的劲旅,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定能不断做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刘义强 胥金章 翟启运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