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要求预防艾滋病列入中学必修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10:34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 |
新华网上海2月27日电(记者季明)新学期开学,中国近亿名中学生的必修课程表中首次拥有一门新鲜而又敏感的课程:“预防艾滋病”。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今年起要确保在中学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步方案定为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4至6课时。 这是中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次明确要求预防艾滋病课程必须走进所有中学课堂。 “性”在中国传统中属于禁忌话题,预防艾滋病教育进入中学生课堂也曾引发争议。反对者称,未成年人认知能力不强,如果过早让其接触性知识,则可能诱使其犯错。但是更深入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了解性知识的正规途径少,大量青少年经常浏览各大色情网站。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诊所的英国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地区负责人徐进指出:“由于缺乏应有的性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易感染艾滋病。” 上海有关专家表示,把预防艾滋病的阵地扩展到课堂,在学生性发育初始阶段传递有关性知识,将对艾滋病预防工作起到很好推动作用。 与政策制定者的审慎相比,中学生的态度则相对平静。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韩旭峰说:“现在许多中学生对艾滋病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了解的程度参差不齐,由学校系统地教育可能有些枯燥,但会有助于我们对它树立正确的认识。” 根据上海市教委的教育方案,上海的初一学生将初步了解“什么是艾滋病”,初二学生则要知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初三、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将继续学习“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的预防”和“艾滋病的控制策略”等内容。 “我们将邀请校外医学专家,以讲座的形式来告诉学生如何避免对艾滋病人产生恐惧、歧视和冷漠的心理。”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长沈建华说。 类似上海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也开始在中国其它地方的中学普及。北京市已确定在今年秋季开始实施新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其中必须包括预防艾滋病内容;辽宁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生命教育工程”也包含了类似内容;江西省在去年艾滋病日时免费向百万青少年发放“防艾自护手册”;河北省石家庄市更是成立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基地,将防艾教育纳入常规的中学生教育轨道。 在国内高校开设首门艾滋病健康社会科学课程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燕宁副教授说,如何结合青少年的特点,进行内容丰富的防艾教育将是中国中学面临的共同课题。但“无论如何,将‘抗艾防火墙’提前到中学阶段,对艾滋病的传播与发病已进入高发期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