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7:05 南方周末 | ||
陈嘉映 应星 陈嘉映 年龄:53 现职: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主要著作:《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我是教哲学的,时有人让我推荐哲学书。对初学者,我常推荐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金发遷等译,三联书店,1997)。这是一本西方哲学史。威尔·杜兰特是历史学家,思想史造诣尤深,这本书的特点是从历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来看哲学史,初学者比较容易进入。专门的哲学义理,幽玄精微,初学者很难一下抓到要点,往往只抓到偶然看懂的几个句子,望文生义,落入不着边际的误解。把哲学问题放到历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来看待,虽然不易尽精妙处,但往往有益于了解诸哲学体系的大致方位。威尔·杜兰特不是大哲学家。我常觉得,自己有个哲学体系的人做哲学史有利有弊,优点是哲学史上的有些问题他可以谈得很深入,缺点则是难免对相异的思路缺少同情。所以,和罗素的《西方的智慧》相比,我更愿意推荐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同罗素一样,威尔·杜兰特是文笔极好的作家。我当时读的是英文本,希望中文译本多少体现作者的出色文笔。 说到西方文明,再推荐一本美国人依迪丝·汉密尔顿著的《希腊精神》(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从源头来了解事物,往往格外生动、深入。汉密尔顿的古典学修养极深,文笔也好。葛海滨的汉译虽有小疵,但总体上相当传神。 从希腊文明到一般的文明史,我就想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谢延光译,上海译文,2000年8月)。戴蒙德从两河滥觞的农业文明说起,一直说到当今,可是和在说书人那里听到的侃山大不一样,他所据史实,无论来自地理学、人类学还是历史学,基础扎扎实实,对所涉及的问题有大度而精微的思考。文笔流畅,让人不忍释卷。现在好多人反对宏大叙事,其实宏大叙事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好了,特别好看。虽然我承认,中国人的宏大叙事,往往所据的事实不怎么可信,也很少有什么洞见,多见的是些零星感想和空泛议论。 现在能见到的好书,很多是外国人写的。可惜买不起很多,而现在的中译本多一半达不到出版的水准。其实,中国人写的书,但凡接近人家的水准,我当然愿意首选。自家的文字,自家的事,读着亲切,用自家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想,很多精妙婉转是翻译文字很难为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就让我不忍释卷。儒学多半是以解经方式阐论,在余英时笔下,儒学和历史和实际政治交织起来了,既有益于我们了解经典,又有益于我们了解中国皇朝时代的政治精神。读历史书,我悬三个希求:学识、见地、态度。《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者俱佳。中国人写的论理书,对错不论,通常不会让人读着愉快。《朱熹的历史世界》却引人入胜,对余英时的有些结论,专家间尚有争议,但我想那不是我们这些外行必须了解的了。 需要学术积累的著作,现在的中国人还写不出很多。这两年出版的回忆录,则有几本很值得推荐。一本是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一本是徐晓的《半生为人》。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花城出版社,2004)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讲述右派生活。无论是高尔泰的经历还是高尔泰的精神,都来得远比章诒和酷烈。高尔泰有传奇的经历,更有不折的精神,特立独行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是再适当不过了。那是一个荒唐的、苦难深重的时代,有时候我会觉得,苦难的意义似乎在于它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精神作品。《寻找家园》是这样的作品,可惜这样的作品与我们的期待相比太少了。 高尔泰的回忆录是以他自己的经历为轴心的,徐晓的《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多半写的是她认识的人们。徐晓发表的文章不多,但在读书人圈子里,她的文章备受推崇,一篇“永远的五月”让京城纸贵。徐晓也有过苦难的经历,但不像高尔泰经历过的那样酷烈。而且,似乎是有意的,徐晓在笔下避免酷烈,要让执著的精神在普普通通的叙述里流淌出来。 年轻人也许觉得我推荐的内容都是些陈年往事。的确,谁能不带偏见来推荐呢?我觉得就陶养言,历史是最易入门的。我也觉得,历史给现实以深度。深度本身大概已是个老朽的词儿,但平面的现实不必在书里求,若不要这个深度,干嘛读书呢? 应星 年龄:37 现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理论、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鉴于特定的对象(大学生)和特定的时间(暑假),我的荐书标准是:那种让读者容易进入、却难以转身走开的著作。 ●《伟大的书》(【美】大卫·丹比著,曹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俗话说“开卷有益”。但俗语之道未必通向真理,比如,开卷就未必都会有益人生。要读书,就要读好书,读伟大的书。那么,什么是“伟大的书”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读丹比这本书所起的实际作用就是孔子所说的“正名”,它让我们明白到底什么才叫“伟大的书”。不过,大家切不要以为这本书是市面上经常流行却味同嚼蜡的“名著导读”之类的东西。它是一位中年人一段激动人心的经历。在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喧嚣、人际的纷扰中,他似乎感到自己的人生在路上迷失了方向。于是,他决定重回曾经就读过的哥伦比亚大学,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研读在西方历史上占据伟大地位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就是他这一年的思想“历险”记。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可以借助丹比的眼睛,去感受西方大学所开展的经典教育即“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的无尽魅力。自由教育关乎的是人的灵魂,它教会我们从庸俗中解放出来去感受美好和高贵,它教会我们去倾听那些静谧的、低语而永恒的声音,它带着我们去寻找走出洞穴的光。这本书就是对自由教育所作的一个小小的、但无不裨益的注释。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现在知识界存在着一种“民主的讹诈”,即一个人似乎必须在赞成或反对民主之间选择,而反民主就是反人权、反启蒙、反现代。如果我们不想把民主只当作口号、立场或姿态的话,我们理当拒绝接受这种“民主的讹诈”。而法国思想大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就是教我们用以抵制那种粗劣的讹诈的思想精品。民主化既是一种正当的和必然的潮流,却又是并不崇高而伟大的趋势;它既是一种政体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在民主的正当性与危险性之间、在民主的制度与民情之间有着怎样的张力呢?这就是托克维尔这部关于民主的最伟大的著述要引导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学术与政治》(【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一位学者曾把德国思想大家韦伯称为“我们永远的同时代人”。我们可以从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中深刻地领会到这一点。这本书是韦伯1919年和1921年应邀对德国大学生所作的两篇著名的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合集。于今过去近一个世纪了,但我们每次读起来仍时时被其思想的穿透力所震撼。无论是以学术为业,还是以政治为业,韦伯关心的问题都是:处在一个放逐神圣的世俗化时代中,一个人如何面对献身与距离、激情与自律、理想与现实感、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之间的复杂张力,不是逃避或者屈从于各种幻觉,而是坚守一种天职的日常要求,来形塑一种人格?韦伯没有给这个问题提供答案,因为他根本不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所谓的“人生指南”。但是,我们从中仍可以获得一种别样的力量,一种面对困境、担当责任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帮助我们去寻找各自心中的守护神。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将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这两本代表作列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前不久刚去世的费孝通的敬意,更是为了展现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信。在半个多世纪前,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社会学派就已经开创了中国社会研究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发展的一个传统、一个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问,燕京社会学派的努力是否同时也已包含着对“社会科学”这个向来被视为西方舶来品的基本品格的一种独特理解和建构?甚至,我们从这两本名著中可以窥见中华文明之复兴的基石所在。 ●《沉重的肉身》(刘小枫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当代中国思想名家刘小枫的这本书虽然从形式上看像是相互独立的散文,但它绝不是什么随笔文集;虽然它从一部部电影和小说谈起,但它绝不是什么文学评论。实际上,这是一部有着缜密构思、精心安排的思想巨著。它只不过是采用了叙事的手法、文学影视的入口,而它要思考的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问题:两种现代性伦理即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之间,以及昆德拉式的自由伦理与卡夫卡式的自由伦理之间的张力何在?作者在其他地方曾经这样谈及一本影响他至深的“创作札记”:“这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要读懂这部书,并不比那些高深莫测的人生哲学的玄论容易。只有品尝过怕和爱的生活的灵魂,才会懂得由怕和爱的生活本身用双手捧出的这颗灵魂。”对于《沉重的肉身》,也可作如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