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10亿元补缺助学网 中国政府补交"学费"缓助学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09:41 龙虎网

  【龙虎网讯】除了10个亿的助学奖学金,本月底,国家还将有一揽子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新方案出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补交“学费”。

  超过50万中国贫困大学生将会发现,从2004~2005学年开始,他们的生活困境可能会有所缓解。8月4日,教育部和财政部宣布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前者面对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的53万特别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月资助150元生活费;后者面

对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品学兼优的5万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蔡克勇说,中央的这一举动,有望带动地方“上行下效”,以缓解扩招之后不断加大的助学压力。

  给最需要的学生

  “这次增加的,实际上是‘国家助学金’”。教育部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综合处处长周春树说。

  2002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规定从中央财政每年拨出2亿元设立国家奖学金,对4.5万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进行奖励。同时规定,对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其所在学校减免当年的全部学费。“这样‘国家助学奖学金’面向的对象就包括两类学生”,周春树说,“原来国家奖学金总金额不变,所有贫困学生,只要品学兼优,就可得到;追加的8个亿,则单独面向特困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其日常生活问题”。

  据周春树透露,目前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特困学生至少有60万人。也就是说,国家助学金勉强能够覆盖这一群体。

  “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蔡克勇教授说,“中央此举,是在雪中送炭”。

  但这批“最需要帮助”的人只占整个贫困学生人群的少数。教育部财务司提供的数字表明,截至2004年底,全国公办普通高校有1350万在校生(全日制本专科和研究生)。其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左右。这部分学生应该怎么办?以现有的助学体系,这些贫困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如果品学兼优,也可能获得奖学金。

  这几种制度设计,虽然仍然不尽完善,但已经构建了国家为贫困学生构建的“保障网”的主要支柱。

  助学体系漏洞仍多

  “在助学体系的奖、勤、助、减、免这5个方面,教育部从未停止过努力”。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王旭明说。

  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在日前召开的“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入学与学生资助”国际研讨会上称,我国已基本形成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与措施体系。

  教育部财务司的数字显示,助学贷款体系建立5年来,已先后为108万学生发放贷款69.8亿元;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人,审批贷款合同金额96亿多元。

  奖学金方面,2003年各类奖学金发放总额约为33亿元,接受资助的学生达450万人次。

  除了贷款和奖励,助学体系中还有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2003年,勤工助学资助学生月均150万人次;特困补助学生约90万人次,补助总金额约4亿元;享受减免学费的学生20万人次,共减免学费4亿元;通过绿色通道(先办入学手续,核实情况后予以补助)入学的学生约28万人次。

  另外,教育部、财政部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全国各高校必须从所收学费中提取10%,专项用于资助贫困生。

  但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善迈教授看来,我国助学体系的5个方面都需完善,其中,助学贷款体系问题尤其突出。崔邦焱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将是今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的改革方向。

  助学贷款体系自始就显出不少漏洞。尤其在2003年——4年大学周期之后——遭遇还款危机,商业银行大面积停贷,不少学子由此失助。随即,国家于2004年秋天对还款细则进行了修订,内容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贴息由国家财政和学校五五分担、学生毕业后还款年限延长至6年,国家财政和学校以五五比例分担占贷款总额6%的风险抵押金、欠款毕业生将无法在经办银行开户等。

  “但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善迈说。尤其是在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前提下,试图以市场手段(助学贷款以商业银行为主,政府和学校相助)为主体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助学问题,仍然力不从心。

  “长远看,假使个人信用体系已经建立,模仿日本育英会,通过财政和社会捐赠两种渠道筹集资金,以受助学生偿还的老账弥补新账,原始资金就可以起到‘滚动’的效应,助学贷款问题可以一劳永逸”,王善迈说。

  “在现阶段,可以采取贷款银行和存款银行合二为一的办法,这将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因为高校资金都以亿为单位计算”。

  学者的这些建议,有望形成新政策的基石。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王旭明说,本月底,国家将有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一揽子新方案出台。

  国家小步补交“学费”

  “国家拨出这10个亿并不费劲”。蔡克勇说。

  最近两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幅都在30%上下;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幅则为14.6%,增加1617.13亿元。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承诺却迟迟没有兑现。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199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8%)。但是,世纪末已经过去5年,4%一直可望而不可及。最近几年,这一比例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崔邦焱在前述的研讨会上说,2004年的这一比例为3%左右。而王善迈提供的数字是:2003年3.28%,2002年3.41%。

  3%与4%的一个百分点之差,放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就是1300亿。相形之下,10亿助学金,确属杯水车薪。

  消息人士引述教育部财政司负责人的话说,仅教育部直属的74所大专院校,平均每所学校学费呆账在5000万以上。1999年扩招以来,国家投入不足,学校以学费补经费。但在“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的铁令之下,学费欠账越积越多。

  王善迈和蔡克勇对短期内财政类教育投入大幅上升并不抱希望,“财政就好比一块蛋糕,别人多了,教育自然就少了,尽管有些地方本不该由政府投资”。

  换句话说,距离彻底解决扩招之后的高校经费难题,进而完善助学网以尽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杨中旭

  (来源:中新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