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7年留宁不下300 苏北教师大举“抢滩”南京中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9:43 龙虎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最近几年,随着南京教育事业的飞快发展,大批来自苏北的校长、教师涌入南京,形成了独特的“苏北军团”。

  记者了解到,自1998年以来,苏北的老师开始陆续流进南京,2000年前后出现一个高潮,七年来,留在南京的不下300名,他们分布在南京的各个公办中学和民办中学。

  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他们能够适应南京的氛围吗?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教育理念对南京的基础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近日,记者走近了这批“苏北军团”,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查。本版采写晨报记者王晶卉刘科孙文

  揭开抢滩之谜

  民办学校发展快 苏北老师打主力

  涌入南京的“苏北军团”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学校?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南京民办教育的飞速发展,民办中学已经逐渐成为吸纳苏北教师的“大户”。在不少民办学校,随处可见操着苏北方言相互打招呼的老师。位于城南的民办名校秦淮外国语学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在秦淮外校,从苏北挖来的教师在整个师资队伍中占有压倒性的多数,校方保守估计,最少也在80%以上。这些教师来自苏北各个地区,尤其以盐城、淮安、南通、连云港、泰州等地最多。根据校方的招聘条件,这些苏北教师在当地都已小有成就,要么是学科带头人,要么是骨干教师。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还有十几个在当地任校长、副校长的,被学校招聘后做起了中层管理者甚至普通的平民教师。

  据该校秦书记介绍,苏北教师“投奔”到他们学校,大致有三种心态。一是希望改善经济收入,这也是主流心态。“拿一级教师来说,在当地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七八百元,有时还会拖欠,遇到修桥铺路又要扣钱。而在我们这里,每个月拿的钱最少是过去的一倍,干得好的甚至能拿到三四倍。”第二种心态是希望能在大城市里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有少数教师持有第三种心态:觉得民办学校机制活,可以让自己的聪明才干得到施展。

  记者了解到,除了秦淮外校,南京其他的民办学校也是苏北教师的主要流入地。业内人士分析,民办学校不仅待遇较高,而且用人机制活也是一大优势。和公办学校需要计划指标不同,民办学校只要录用了,户口随时迁来,因此成了苏北教师来宁的一条捷径。另外,一批名校开设的民办分校需要大量的师资,而且最急需的往往是有经验的成熟教师,而在南京本地,这样的教师往往是不会舍弃公办的稳定跑到民办学校的,于是苏北教师大量涌进。

  公办高中大扩容 争相引进苏北教师

  在南京众多的公办学校中,也到处分布着从苏北引进的优秀教师。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各校引进的数量虽然不同,但是苏北教师的身影几乎覆盖了所有校园,完全融入到南京的教育环境中。

  南京一中吴晓茅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最近几年确实从苏北引进了一些优秀教师,现在全部分布在高中部,引进人数将近十人。这也是学校高中发展的需要。从原来六轨的规模,一中高中部如今扩容到十二轨的规模,急需大量师资,尤其需要马上可以担当高中教学重任、富有经验的成熟教师,因此便从苏北招聘了一些能人。“前两年刚扩容的时候,引进得多一些,学校进的新教师中有三分之一是苏北教师,三分之二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今年以来,扩容逐渐到位,便减少了引进量,主要招大学毕业生。”据了解,随着高中生源高峰的来临,南京各高中都纷纷扩容,尤其是重点名校的招生人数翻倍地往上涨,师资压力一度十分紧张。但是根据南京市不允许名校在本地薄弱学校挖老师,因此,有经验的苏北教师便成了众学校物色的目标。

  一般来说,公办学校引进苏北教师有两种途径,一是学校自己组织招聘考试,选定后报教育局批准。一是由全区组织考试,再统一向学校分配。据业内人士透露,像一中这样招十个左右的算是比较少的了,有的公办学校招了二十来个,一些由苏北来的校长管理的学校,招聘来的苏北教师则更多。“据说玄武区一所学校从校长到教务主任到高三所有班主任都是苏北来的。”不管这位业内人士说法是否有夸张的成分,足见苏北教师渗透之深。据了解,由于这两年南京引进的苏北教师太多,有关教育部门已经开始收紧审批的权限。

  走近苏北教师

  辛苦七年南京买房

  在南京一所民办中学任年级组组长的倪老师提起“跳槽”感慨颇深,40岁出头的他曾是淮安市一所县中的教务处主任。1999年,他怀揣着梦想从苏北来到南京,那时,公办学校很难进,一所口碑不错的民办中学招聘,他毅然前往,结果被学校相中,一干就是七年。

  倪老师说,刚开始也不适应学校的环境,首先是家长的猜疑和学生的对抗,他就耐下心来和他们交流,一学期下来,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好感。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顺利,校领导委以重任,他总是认真完成。学校的用人制度是一年一聘,和原来的学校相比,少了很多安逸。面临选择,他曾经彷徨过,但校领导的信任和自己取得的成绩又让他狠下心来坚守阵地,在一些老师耐不住煎熬回去的时候,他选择了留下。

  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不敢懈怠,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三年后,他的经济条件大大好转,上小学的儿子也转到南京读书,第二年,妻子也在学校的帮助下来到南京,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去年,他们结束了租房住的生活,在学校附近买了两室两厅的商品房,和南京人一样,虽然要贷款,但是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倪老师说,在南京,和他情况差不多的苏北老师不少,保守估计不下100人。当然,也有少数老师改变了原来的生活轨迹,通过做家教等方式变得更富有了。

  苏北教师印象

  既公认吃苦耐劳 也被指拼命死揪

  把学生带回家义务补习

  “和南京教师相比,苏北教师身上那股子工作劲头,的确让人佩服。”在谈到对苏北教师的印象时,南京的校长都是如此感叹。

  十三中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有的苏北老师真的可以用“不知疲倦”来形容。上午几堂课连着上下来,立马又精神抖擞地改作业,手头工作不完成,连中饭都可以忘了吃。中午时间也不休息,可以一直埋头批试卷到下午开课。有的苏北教师说,以前在县中从早到晚都陪着学生,没有一天休息日,现在比起来已经算比较轻松的了。

  秦淮外校的秦书记提到苏北教师的吃苦精神也是啧啧称赞。他说,苏北教师对学生很负责,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乐意主动在周日免费为其义务补课。学校里一位语文老师,甚至把家长也管不了的差生带回家补习,并管吃管喝管住,没有一点怨言。学校每天中午有课前自习,同学可以看书、写作业,不少苏北教师放弃午休,抢着这个时间为学生义务辅导。学生在学习上一旦出现问题,他们都会主动积极地与家长短信联系,在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秦书记说,苏北教师把这一良好的品质带给了学校,大家劲往一处使,使得该校的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一篇美文当成应试材料上

  “苏北教师适应南京需要的周期比较长,从这点上来说,我们宁愿要一张白纸的应届大学生。”一中校长吴晓茅说,由于教育理念不同,苏北教师在教学上的一些做法功利色彩重,应试性强。曾经有个学校的苏北教师在上高一第一课《雨中登泰山》时,干脆从某一年高考试卷涉及这篇课文为切入点,使得这节语文课成了乏味的应试课。“我们十分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学习语文强调的是从这篇散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如果把它作为一份应试材料来上课,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吴校长说,有的苏北教师转变观念非常难,一些老师因为实在不能适应南京的教学环境而“打道回府”。

  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前几年从苏北来了好几位高级教师,但是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很突出:“从教学方法上讲,我接触到的苏北过来的老师,教学上都强调老师的讲和灌输,学生对他们课堂教学的评价、个人魅力的评价以及受欢迎的程度不如城里的老师。”

  “抽两个嘴巴就是德育”

  在南京的校园里,苏北教师是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个群体,南京的校长和教师却颇多争议。说到他们最大的缺点,体罚学生、师德不佳成了一大“罪状”。

  玄武区某中学一位老师说到他们学校的个别苏北教师时一脸不屑:“就是会拼命死揪,急起来就会骂学生,在学生中一点人缘也没有。”他说,对于苏北教师的一些作派,他们老师都不太看得惯。

  秦淮外校的秦书记提起一件事至今还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教育老师要重视德育,没想到一位苏北教师竟然答道,什么德育,抽两个嘴巴就是德育!”秦书记说,“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好好学习,动不动就骂学生笨,体罚学生时理直气壮,让学生蹲马步还说是‘锻炼身体’。”以致发生家长找学校理论的事情。

  到南京也开始做家教

  大量的苏北教师“孔雀东南飞”,南京的教师对他们的印象怎么样?

  “我觉得苏北的老师来到南京后,面对的生源不一样了,南京的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多且复杂,一些在苏北很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不是很强,管不住学生,有的老师方言口音很重,学生听不懂,可能就有抵触的情绪,这些原因都使得苏北一些优秀教师在南京教学效果和在以前的学校就不一样了。”一位在南京工作了十多年的中学教师这样说。

  这位老师也到苏北一些高考成绩好的学校考察过,她认为,“县中模式”不是起早贪黑,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敬业,苏北过来的老师把这种敬业精神带到了南京,但是,他们的“敬业精神不如在原来的地方”。她说:“县中的老师住在学校附近,有的甚至住在学校里,不用考虑下班赶着时间到菜场买菜,工作和生活是一体化的。但是来南京后就不一样了,住房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在原来的地方,他们可以不做家教,在南京,这么大的生活压力,一些老师也做起了家教。”

  作者:王晶卉 刘科 孙文

  (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