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留住流动人口子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0:58 重庆晚报

  创造条件:

  “让民工子女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这是渝中区教委提出的目标。

  尽管借读生数量逐年加大,渝中区教委仍然按照民工子女入学人数,为接纳学校划拨生均公用经费,按学校教学班的数量配备教师及教育设施,让借读的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

子同等的教育条件,保障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区教委对确定为接受民工子女的18所学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自1988年治理薄弱学校工程开展以来,渝中区政府每年安排“治薄”专项经费800万元,扩建、改造了30所公办学校,加强这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使其硬件设施达到较高水平。

  同时,渝中区还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于2002年实现了“渝中无弱校”的目标。如今,渝中区学校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师水平普遍提高。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杏林中学,80余名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就达13人,双学历教师也有2人,学校软、硬条件的大幅度改善,给民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充分保障。

  渝中区所有中小学,对民工子女就读,均不单独编班;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将城乡孩子同等对待,不搞歧视。接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过半的学校更是如此。他们让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担任班干部、升旗手,参加一样的考试,给予同样的评奖、评优、竞赛资格、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权利,甚至同等的毕业和升学待遇,保障流动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公正、平等的义务教育。平等教育消除了外来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他们对城市潜在的、可能的敌对情绪,增强了他们融入城市、自尊自强的信心和平等意识,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网络编辑:司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