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给“超级教师”一些掌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9:2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据近日《东方早报》报道,向来以古板、正统、威严示人的教师正对自身的形象进行着颠覆性的改变。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训”的活动正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卖鱼桥小学火热进行。参选老师将通过海选PK、总决选,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小学生的选票。

  在“超级女声”惹得社会褒贬不一的情况下,学校实施这样的教育举措,可能很多人

都会从社会学角度大声批评。说这会让孩子们盲目追星、崇拜不劳而获的思想。作为教师,我认为这些声音多虑了。将“超级行为”融入当今教育,有很多让人振奋和欣喜的地方。

  第一,这是教育行为和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尤其不能脱离资源存在。因为受教育者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考察。可是,看看我们的教育,尽管呼声很高,教育管理者的思想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灰色地带和禁区。流行音乐、摇滚乐不能进入课堂,美女画面和时尚吊带裙不能穿,个性化的需要在校园往往会受到打击和压制。北京某所学校竟然不允许学生唱《两只蝴蝶》。在这样的陈旧模式中,社会性丰富资源很难堂而皇之的走进学生视野,而其实这些流行元素和时尚话题早已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这让学生对教育失去兴趣,厌恶,养成虚伪性格,心口不一。现在,杭州这所学校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超女活动程序”,引入校园,就等于对这种流行模式给予了默认,吸引大家浓厚的参与意识,从而将健康的社会性资源为我所用,让时尚话题成为校园话题,这对于培养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进社会起到一定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从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强探究和交际意识。

  第二,打造新时期师生关系“粉丝化”的极度和谐状态。凭心而言,受传统教育思想和便于管理的目的,当今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处于“老师强势学生弱势”的传统地位,师道尊严未能走下尊贵神坛,平等、友爱、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理想而难以实现,这不利于让学生形成开放性和创造性个性,因此,杭州这所学校将“超女模式”校园化,助选团可以在师生中征集“粉丝”。教师们突然之间以一种超乎学生想象的活泼出现在舞台上,一位从教10多年的教师,甚至邀请食堂阿姨跳起了舞,让学生笑个不停。“超级教师”的娱乐化活动,展现了教师生活的另一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在活动中和老师增进了解、互通有无、平等沟通、取长补短,达到师生关系的极度和谐。

  第三,有助于形成社会化“名师效应”,塑造教育金字招牌。教育要面向市场,接受群众的考验,就必须拥有教育名牌,形成巨大的教育无形资产。传统意义上的“名师工程”虽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出名师,但这种名师多是默默无闻的“校园名师”,多是体现在成绩表、档案上,“埋在深山人未知”,没有走向媒体,没有走向社会性认知,更没有形成社会性轰动,不利于社会了解、认识教育,这可能与教育形象的低调化、边缘化有关,其实也是一种远离市场规律的“不时尚行为”,今天,杭州能用轰动性新闻作为参照物,大胆拿来,必将促进名师工程的社会化、轰动性,让名师走向镜头,走向社会大众,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树立更多的教育金字招牌,满足社会需要。

  耿银平

  (来源:合肥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