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09:52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背景:

  百余年来,北京大学以其精神魅力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走在时代的前沿,肩负着民族兴亡的重任。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

  10月15日,两年一次的北京大学校友理事会选择在合肥召开,来自海外、香港以及大陆各地的校友会聚一堂,共同商讨报效母校、报效祖国的大计。

  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

  化学系——李安模

  桂花香气四溢的会场里,记者见到了景仰的北大人,李安模先生。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令我不禁惊疑先前所听到的有关他七十几岁的介绍。“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体魄,爽朗的笑声,炯炯有神的双眼,也许这些正是李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硕果。

  经过天灾亦或是人害的60年代,四人帮权力遮天的70年代,学潮动乱的80年代,改革开放的90年代,李老回想起50年代求学北大时感慨万千。校园各个角落都热情洋溢着欢声笑语,或是对知识的学习,或是对能力的培养,或是对体育的追求。这些不断闪烁着青春之光芒的天之骄子意气奋发地参加各项活动。“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学习,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李老总结当年北大人如是说。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将来当祖国建设事业的螺丝钉是他们每个北大人的志向。而当年国家也是非常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的,经常从学生会提拔优秀人员,着力培养成青年干部。“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主席的这句话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激励着他们在科学的领域里不断前进。

  从一名北大学生到2000年走下北大的讲台,四十几年来的北大生活,李老以身为北大人而自豪,北大也以北大学生的作为而骄傲。回想50年前的有免费伙食的校园生活,他说当年的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有民主开明的祖国在他们背后给他们的学习强有力的支持,因为有珍贵的知识资源供他们尽情利用。当年的北大已有一百多个社团,他们有机会展现各自的风采。平均每天一场讲座,让他们恣意享受大师们的熏陶。可以想象,当年这些有着火一样地激情的年轻人是多么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丰富知识的。

  今日的北大传承了一大部分当年的北大精神和文化,仍然非常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相对而言,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幸福。学校物质环境的突飞猛进,教学生活设施的日益完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但年轻人的一大弱点也让李老深感忧虑:他们大多是考虑自我的。李老就此举了一个小例子:刚进校时,8人同桌进餐,最先到的同学总是将桌上的一盆肉和一盆菜均匀地分到余下几位的碗里,毫不徇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要靠新一代的年轻人继承与发扬。目前在经济物质条件优越的大环境中成长的新一代,接受着较为先进的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加强,祖国需要他们来撑起一片天。

  ·谢岭·

  北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哲学系——任吉悌

  10月14日上午,记者有幸专访了任教授。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任教授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

  北大是知识的海洋

  1954年夏天,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我离开还是一片汪洋的芜湖,走进燕园,来到未名湖畔。自此以后,我便沉醉于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甘霖,而那些“湖光塔影”也存封在我挥之不去的记忆里。

  当时恰逢全国性的院系调整,清华、南大、武大等7所学校的哲学系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冯友兰、朱光潜等46位名家会聚北大执教。这对于我们这些学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鼓舞。我读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专业,一开始接触那么多马列主义哲学著作,学起来难度大。我至今仍然记得著名的黑格尔专家张世英先生,讲授列宁的《哲学笔记》一门课程时,为了帮助同学们读懂精通原著的段落大意,一些重要的词句,张先生都会逐一解释。

  李大钊曾经说过:“只有学术上的成就才称得起北大万万岁的欢呼。”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熏陶下,1958年我和其他同学均以优异的成绩光荣毕业。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先后辗转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徽劳动大学和安徽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大师精神塑造灵魂

  在北大求学的4年时间里,除了传授的知识外,老师们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的态度亦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著作,我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学校生产和劳动相结合的做法,也使我充分理解劳动人民的苦与乐,增进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感情。

  邓以蛰、郑昕、洪谦、朱光潜等安徽籍的大师都让我记忆犹新。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教授讲授的康德美学,朱光潜教授讲授的西方美学史,他们的课讲得扣人心弦,鞭辟入里,如诗如画,令人神驰。他们高山仰止的学术成就和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已铭刻在我和全体北大师生的心中。大师们的精神也一定会被一代又一代继承和发扬下去。

  (任吉悌 口述本报记者 王小胜 实习生 李锋 整理)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李安模 195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从事教学工作。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任吉悌,安徽省当涂县人,1954.8-1958.7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现任安徽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北大学子精彩阐述“北大精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