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复旦大学本地生源比例高 10个学生中6个上海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9:36 新华网
复旦大学本地生源比例高10个学生中6个上海人

双休日的图书馆,不愁找不到空座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复旦大学本地生源比例高10个学生中6个上海人

百年复旦,生源问题的硬伤不容回避


  2005年上海市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各校录取通知书开始发往全国各地。但是,我们惊奇地发现,包括复旦、交大、同济在内的上海市全国本科重点院校,其上海生源超过了其他全国各地生源总和。

  今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3400人,外地生源总数1253人,占36.9%,而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全国名牌"理应"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如今却成了"聚本地生源而育之
"的"地方名牌"。

  如果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高校,在学校所在地的招生数超过一半,它会不会逐步演变成"地方名牌大学"? 这样的招生政策是否公平?招生"本地化"会不会影响培养质量和学校发展?

  "阿拉"声此起彼伏

  过去几年,复旦大学本地生源比例相当高,学校里的上海学生总数超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数量,除了日常教学,上海话更是成为学校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

  小赵老家在贵州,到上海读书刚满一年,一口上海话已经说得有模有样。说起拼命学习上海话的原因,小赵表示,一方面是上海同学很多,平时通过日常交流,对沪语耳濡目染;另一方面是,只有学会上海话,才能真正融入学校生活,因为食堂的师傅、宿舍楼的阿姨都讲上海话,自己刚进学校那会儿,因为语言不通,打错饭菜的笑话可不少。

  "嘟嘟"的闹钟声划破宿舍楼的宁静,"八点,糟了!"小王赶紧起床。"你这么早起来干吗?"室友睡眼惺忪地问。"惨了惨了,睡过头了,图书馆又要没位子了。"小王边穿衣服边埋怨自己。"你傻啦,今天是星期六,图书馆都没什么人的。"小王这才想起来,周末上海同学大多都回家了,整个校园到处空空荡荡的,无论是自修教室还是食堂,人均密度都下降了至少一半。就连平时7点要去占座的图书馆,一到双休日过了9点还有不少空位。

  提醒小王的小李老家也在外地,今年大三。三年级的基础课大大减少,专业课也就几门,所以小李的双休日比较空。通常他都是选择睡到中午,然后打打游戏,看看电影,一天很快就打发了。小李无奈地向记者坦言,自己并不想虚度光阴,如果双休日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些,他很乐意参加。但学校通常不主张在双休日举办活动或讲座,因为很多学生都回家了,活动的出席率和反馈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学校里的上海"情结"如此深重,难怪近来复旦屡屡为澄清自己是"复旦大学"而不是"上海复旦大学"而头痛。

  "阿拉"为何越来越多

  无论是对复旦、交大还是同济而言,这种地方化的招生倾斜是不是合理呢?

  以往通常情况下,名牌高校在本地招生一般不超过30%。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吸收更多的本地生源,以提高地方的人才层次,就成为不少名牌高校的"要务"。可是这对于一些人口大省,比如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都没有全国知名度非常高的大众多考生不免感叹--太吃亏了!太不合理了!

  确实,地方政府每年对本地的全国重点大学都会有不少投入--但这能成为"多分配招生名额"的理由吗?重点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来自全国纳税人,招生规则当共同确定。学校受制于人的难处我们能理解,如果招生政策仅仅有些倾斜也就罢了,如果一个地区压过全国的人数,就未免照顾过头了。地方政府对全国重点大学的投入,是不能与"招生名额多少"挂钩的,只能视作为对其他资源的支付::全国重点大学落脚于某地,会给该地带来多大的人文辐射,人才资源、人文氛围、人气凝聚等等。这些才是地区长远发展真正需要的精髓。

  记者从复旦大学招生办了解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源质量虽然不差,但相比北大清华,仍然有不小差距。上海学生拼命往复旦挤,外地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才考虑复旦,如以鲜明的对比,也是学校乐意多招本地生源的重要原因。

  但是,本地生源的质量,并没有得到高校教师的认可。老师们说:"大学是一个需要各种思想火花碰撞的学堂,与高中完全不同。但本地生源一高,招进来的学生都是"本帮菜"的料,教师们也深感,要发掘并融合各地特色,拓展学生视野和阅历,这些年来越来越难。"

  作为最大的受益人群,上海考生和家长居然也觉得不合理。虽然在上海考复旦并非轻而易举,但相对其它省市来说,难度确实小了很多。可是,记者碰到的不少家长仍然表示,复旦的分数线太高,每个专业招生人数太少,应该再多给上海学生一些照顾。

  上海学子的本地情愫可谓由来已久,每年教育考试院都为外地院校招不满计划数而心痛,多数上海学生宁可在本地读专科,也不愿意去外地上本科。加上上海的全国重点院校不如北京那么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牢牢锁定的只有复旦和交大,报考人数年年水涨船高。记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了解到,每年几乎有80%的学生填报复旦,一个学校的报考人数就超过了700人。

  "阿拉"一多问题更多

  本地生源连年看涨,其弊端也从大大小小小各个层面暴露出来。

  首先,上海学生过多,无形中是对于外地学生的一种排挤和冷落。小赵的双休日特别孤单,因为同寝的三个上海女孩都回家了,连个聊天的对象也没有。就是在平常,四个女孩子寝室夜话,经常夹着上海话,难怪小赵的沪语功力突飞猛进。

  而从之前的一些个案中,也不难发现,培养全面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困难重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本地上学,他完全有自由选择不住校,不离开父母,不参与集体生活,缺乏独立生活的预备阶段,不利于个人独立。而在大学阶段的校园文化,集体生活,独立判断力等等,这些都和知识学习同样重要。如果一个大学生,因为在本地上学的关系,只是在大学校园内学习,而不是真正的生活,那与高中相比,个人的发展也谈不上质的飞跃。

  对于复旦大学而言,今年正逢百年校庆,学校都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现在世界名牌高校都以国际学生多为荣,虽然这两年复旦大学留学生比例大幅提升,当来自东亚、北美、欧洲、非洲的留学生成为复旦一景的时候,上海学生的招生比例仍然居高不下。生源的单一化着实不利于学校发展。

  对于上海来说,扩大本地生源,短时间内对于提高本地的人才质量有好处,可是对于一个上海的未来发展不是好事。人才的同质性太强,质量会逐步下降。全国各地的人才聚集一起,不同的风格会产生碰撞,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同一学校毕业的人再在一起工作,工作关系上会盘根错节,对地区发展不是好事情。

  名牌高校招生"本地化" 固化了大学的地方依赖,矮化了大学精神。同时也不利于海派新文化的革新与发展。一个人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会形成新的人际交流网络,这种交叉,会产生新的文化,而没有外界注入新的活力,新文化很难形成,这与上海一贯的"海纳百川"风格也不相符。

  显然,在包括复旦在内的多所名牌大学,招收大量本地生源之后,还出现一个社会问题:强化了褊狭的地域认同,阻碍了"共同的国民感觉"的形成。"共同的国民感觉"所包含的凝聚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形成"共同的国民感觉"一个很重要的"共享意识"是: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上这个国家最牛的大学---而招生地方倾斜则阻碍了这种感觉的形成。

  名牌高校与所在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么高的比例也属无奈,要想真正成为名校,应该兼收并蓄,广收生源。否则,大部分是本地生源,全国重点高校在学科、师资、教学水平上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与地方院校有什么区别?

  复旦想在新的百年再创辉煌,生源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文/图:陈世歆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