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一位患绝症校长的桃李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18:31 现代文明画报
一位患绝症校长的桃李人生

张圣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一位患绝症校长的桃李人生

张圣均


一位患绝症校长的桃李人生

张圣均


  他靠一支粉笔搞教育,靠责任心事业心搞教育,凭一颗良心做工作,真正体现出了叶圣陶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奉献精神,体现了革命老区的教师风貌。

  一位患绝症校长的桃李人生

  - 本刊记者 肖 松 特约记者 季 强

  他从1985年开始参加教育工作,教书育人整整20年。勤恳的工作使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为市级的高级教师、校长。其间被江苏省南通市政府记三等功一次,先后被市教委、教育工会评选为市教育先进工作者、“青蓝工程”的优秀导师。回顾往事,他不后悔当了一名“孩子王”,唯一痛心的是在他正当壮年、为国家教育事业出力报效的时候,却患上了白血病……

  2005年8月13日,记者亲赴江苏省南通市瑞慈私立医院,采访了他。

  十多年的教育生涯,

  无怨无悔

  他叫张圣均。1985年7月,他从江苏南通师范大学史地专业毕业。当时南通县有10名这样的毕业生,其中8名分配到了县属完中工作,而他和另一名毕业生却被分到了农村的初级中学——南通县袁灶初中。

  张圣均没做教师前,以为当老师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教书以后才知道,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好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解疑释惑,自己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和丰厚的知识修养。因此,他的追求和努力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张圣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出了教语文的“六认真”工作经验,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交口称赞。但光凭认真还不行,还必须具备教语文的基本方法、教学理念和语文功底。为此,他自学了语文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一有机会和时间,总是走出去听“名家”授课。其中教育专家于漪、冯梦龙、魏书生的讲学和课堂教学,他都耳熟能详。而魏书生的班务和教学艺术更使他陶醉,为此,他曾经在南通连听三天魏老师的讲学,获益匪浅。

  1990年秋,他参加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力过校级、片级两关,在市级比武中获得了二等奖。1994年,他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初三学生毕业了,被市中、中师、中专录取的学生就达几十名;普高录取率创历史新高,语文平均分也遥遥领先于同类班级和同类学校。那一年,他受到了平生以来最大表彰,被市政府记三等功。工作之余,张圣均还把一些教学体会人生感叹撰写成文,投诸教育报刊,有10余篇见诸报刊杂志。

  在学校里,贫困生是张圣均每年都会遇到的。这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心理状态,都较其他学生要差。二十年中,他已记不清曾资助过多少学生,他只知道,每年他都要拿出工资的一部分,在做班主任和校长的时候,他总是尽量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宁可自己节约一点,开支减少一点,也要帮助这些孩子们。张圣均和贫困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贫穷未必是坏事。贫穷是一种财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告诉他们不能因贫穷而志短,要把学习成绩搞得比别人好。

  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以后,张圣均经常向教师灌输“爱”的意识。他告诉他们:学生不需要那种喊在嘴上的爱,需要用切实的行动,让学生去体验老师的“爱”。如果你密切注意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地去关心、教导学生,学生焉有不喜欢你的道理?他有一个名叫曹建军的94届学生,初三时不小心把左眼戳成了伤残。这是一名学习很优秀的学生。张圣均自然万分痛惜他的遭遇,但眼瞎既成事实,就不必为此整天长吁短叹。他为了让曹建军走出心理误区,不止一次地和他谈心,为他讲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郑智等。告诉他“人生不顺寻常事,要把挫折化动力”的道理。他的话终于使他动心,从此埋头苦读,奋发努力。中考时,他以全校第一名考取市重点中学,三年后高考,如果不是因为眼睛问题,他的分数足以使他登进北大清华了。

  甘守清廉,教书育人两辉煌

  1989年,张圣均教的班上有个叫王张刚的学生,父亲在上海搞拆房业。有一次,他上门家访,正赶上其父从上海回来。当时,上海的拆房业正当红火,他的父亲对张圣均说:“如果想做生意,我可以帮忙。”并动员他作适当的投资来分红。面对这飞来的发财机会,他却拒绝了。就这样,他被一些知情人起上了一个叫“傻楞”的绰号。若干年后,王张刚俨然成了一个

房地产业的 “大老板”,在上海滩的生意十分火热。

  1991年,张圣均的一个在政府工作的表兄告诉他,如果他想改行到政府部门来任职,他能帮上忙。表兄考虑到他的文学功底深厚,思想作风也正派,调到政府里面工作,肯定能够胜任。他当时心里也有点动摇,回家就和爱人商量。不知怎的,张圣均还没走,他要调走的消息就传出去了。一天,几十个学生挤到他的寝室里,有些孩子还噙着眼泪呢。已经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感情的他,深深知道孩子们的意思。思考再三,他让孩子们回去,并叫他们放心,老师不会走的。就这样,张圣均又留下来了。

  1992年,妻子孙淑华从当时的村办皮鞋厂下岗了。闲了半年后,妻子动起了经商的念头。当时,经济正开始热起来,他们这里许多人都到全国最大的绣品市场叠石桥做布和绣品生意。妻子和他商量,说她去做布生意,要张圣均配合她去和那些做绣品生意的学生家长沟通,多买些他们的布,这样,生意就做得好了。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如果妇唱夫随,只要联系到二十个家长,生意就不错了。可是,张圣均问妻子:他如果这样做,社会怎么看他,其他教师怎么看他,学生又会怎么看他?他没有按妻子说的那样做,继续默默地教他的书。妻子是个要强的人,见他不配合,就和其他另外两个合伙,在叠石桥市场做起了布生意。由于资金不大,又是合伙生意,闹腾了几年,一个大跟斗,闹了个全军覆没,还亏了债。为此,妻子哭着和他吵架,骂他从来不关心她的生意,怪他不帮她,更光火他在几年的生意中,连叠石桥市场的门也没进。

  张圣均最大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出现在1998年2月。当时,通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发现”了张圣均,希望他能调到该校工作。张圣均知道,这是他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个绝佳机会,但回顾在袁灶初中的工作,心里又充满了矛盾。因为,他和袁灶初中已经建立起了深深的感情,学校的规模也已逐步扩大了几倍,而且越来越好;再加上老校长对他的一番婉留,他最后还是留在了袁灶初中。

  后来,张圣均担任了学校的教导主任和副校长,其间他仍然没有放弃语文教学,而是勇挑重担,站在教学第一线。1999年教师节,他被南通市评为先进工作者。在2001年至2004年调任的学校里担任“一把手”过程中,他一方面处理着学校的“大事”,另一方面仍兼教语文,没有耽误一节课程。为了增强教职工们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他亲自抓考勤、抓晨读、抓夜自修。学校的硬件条件差,实验室很简陋,计算机房仍然是等待重新“武装”的486老机;至于三机一幕上课堂,那是老师们想都不敢想的新鲜事物。没有现代的教学设备,他们靠一支粉笔搞教育,靠责任心事业心搞教育,凭一颗良心做工作,真正体现出了叶圣陶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奉献精神,体现了革命老区的教师风貌。

  他说:“我很惭愧,一人生病,牵累了太多的人。” 

  2001年,市教育局组织考察,调张圣均到比袁灶初中更贫困的余西初中挂职工作。要求尽快配合当地政府,实现资源整合,撤除余西初中。他二话没说,服从组织决定,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不辱使命,当年完成了任务。第二年夏天,他又被调到革命老区东社镇的杨港初级中学挂职工作。在这里一干,就直到如今。20年来,张圣均所工作的地区都是相对落后贫穷的地区。但他没有自卑,没有嫌弃,踏踏实实地工作,把整个青春、热情乃至生命,都贡献在那里。

  2004年12月21日,张圣均在南通瑞慈私立医院被查出得了急性白血病。他顿时回忆起了在学校里的两次晕眩,莫名其妙地牙龈出血,爬到三楼办公室的心悸、乏力,还有身上逐渐变多的出血点。这些都是大病的预兆啊,但学校那么多的事,实在让他脱不开身去医院看病!

  张圣均给校里打了个电话。他把想好的事向学校行政组成员一一作了布置安排和交代。然后他向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张圣均是晚上7点30分离开学校的,夜色中的校园是那样的宁静。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夜自修,没有一点声音。走到校门时,他停下了脚步。他想再看一眼校园:新修的橱窗,碧绿的小竹林,新建的花圃,这一切都是他亲手设计的。而今,他就要离去了,而且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他鼻子不禁酸了。

  然后,他住进了瑞慈私立医院。住院第一天,学校的领导就赶来看望他了。接着,东社镇政府的领导赶来了,同校的老师们也赶来了……他们给他带来了众多的劝慰、期望,带来了生命的动力和信心。在张圣均与病魔殊死搏斗的时候,有很多事情(有些是他后来才知道的)让他一直激动不已。

  东社镇政府在政府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给张圣均送来了2200元钱治病;要知道,去年中考夺魁,镇政府也仅仅奖励给学校2000元。学校工会原准备集体做一套校服,却因为他病了,校服也不做了,大家集体讨论,一致同意把这一万多元钱送到了医院。一些教师更是对他关心备至:马求红老师听说黄蟮的骨头闷了汤可以补血,特意给他送来满满一褒汤;邢春老师听说花生衣和赤豆汤可以补血小板,硬是送来要看着他喝完了才走……

  住院期间,有许多学生来医院探望张圣均。有早就毕业的,也有还在校学习的。其中有一个叫王小凤的女同学,从陕西省西安市特意赶回来看他。他想起这位学生是1993年的毕业生。当时张圣均是班主任,曾资助过她,并且上门家访也有好几次,终于使她放弃了辍学的主意。现在她大学毕业分配在西安工作,听说老师得了重病,无论如何也要回来看他。

  有的学生给他叠了许多许多的千纸鹤,其中最大的一只绿色千纸鹤是他资助的一名初一贫困生曹炎折的,一直悬挂在病房的墙上。有的学生还给他送来了一些精致的吉祥物。他还曾收到一只小铃铛,那铃铛的声音很悦耳;小铃铛用红色的穗子穿着,有宝塔,有龙,上面还刻有“吉祥、如意”的字样。还有一些更细心的孩子,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他的生日生肖,临春节前,给他送来了一块小巧的雕着小虎的美玉……

  有不少学生的家长也到医院来探望他。初一⑶班顾佳伟的母亲,从外地赶到苏州来看望他,在护士不允许的情况下,偷偷“溜”进病房,向他道一声祝福。特困生吴亮的父亲托人带给张圣均50只鸡蛋,并捎来话说:“张校长,您对我的孩子百倍地关心照顾、亲同父母,我们家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这些草鸡蛋,市场上买不到……”

  张圣均说:“我很惭愧,一人生病,牵累了太多的人。”

  治疗白血病毕竟需要天文数字一般的治疗和护理费用,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根本是无法承受的。住院治疗8个多月以来,他的家庭已陷入了绝境。到目前为止,他除了自己花掉的20多万元,就连亲朋好友们资助的钱也用光了。接下来的治疗,急需社会好心的人们捐助善款来帮助……

  随时了解“神六”最新进展?用手机上新浪感觉超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