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6月27日16:47 综合

分享

  原标题:[治国理政地方谈]激活“新三样”凝聚扶贫攻坚新力量

  激活“新三样”凝聚扶贫攻坚新力量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副主任黄承伟21日在此间指出,中国扶贫攻坚“老三样”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而“新三样”则潜力巨大。(6月21日中国新闻网)

  为谓扶贫攻坚“新三样”?对于当前正在各级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全面脱贫攻坚有何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近日于青海西宁举行的“青洽会”脱贫攻坚论坛 上,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副主任黄承伟指出,“新三样”指的是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

  所谓“新三样”,自然是相对于“老三样”的新提法、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也必将开创扶贫攻坚的新常态。过去一直实行的“老三样”,即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及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边远穷困山区发挥了突出的扶贫作用。但随着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到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老三样”扶贫略显力不从心,更不能确保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剩下的那5575万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现实的问题就摆在那,全面脱贫攻坚为什么难于上青天?

  一是时间紧,目前已经不足五年;二是任务重,全国加起来是5575万贫困人口,但基于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各级各地分散的贫困人口显然是不一样的,与经济发展水平恰好呈反相关的关系,越往西部越往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其贫困人口数量及比例就相对高。尤其是对于四川这个西部的人口大省来说,五年内要使7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谈何容易?三是形势严峻,虽然2015年已经脱贫1442万人,表面上看上去剩下的5575万人分解到4年,平均每一年的脱贫人口实际上还在减少。但这种盲目的估计太过于乐观,因为直接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脱贫攻坚越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

  表面上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地在全面脱贫攻坚上下的决心和力度是非常大的。从持续出台的系列扶贫政策支持,到持续增加的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交不能实现脱贫的立竿见影。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水漫灌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提出“精准扶贫”的原因。基于地区经济基础差异、自然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人口素质差异、基础设施差异等,必然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扶贫策略,摸清贫困病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激活“新三样”凝聚扶贫攻坚新力量。全面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严峻,需要来自全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力量参与和贡献。“新三样”是在经济社会获得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力量,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三多年来,民营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中产阶段规模持续扩大,蕴藏着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激活这些力量,调动全社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同时密切社会融合以及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将为全面脱贫攻坚凝聚新的更强大更持久的力量。

  来源:西安网

 

责任编辑:赵雅琪

相关阅读

“样板戏”才是革命创新的

“革命样板戏”只顾说教,不管创新?其实,它吸收了很多西洋音乐的元素,这在当时“阶级斗争”的大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最讨厌官话的其实也是官?

最讨厌官话的其实是小官们,因为知道套路,领导们在台上官话连篇,耳朵成茧,感觉俗不可耐,忍无可忍,但不得不听,还得记。

中国很快会出现更多诺奖得主吗?

中国会出现更多的诺奖得主吗?这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发展自己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要能培养足够多的、具备诺奖提名水准的科学家。

想“二次公投”让英国留欧?没门

英国留欧派们要求二次公投是不可能了,不过可以借此施加压力,在未来两年启动与欧盟开展“离婚”谈判时,能尽量保障多一点的藕断丝连,那倒是极有可能。

  • 钱克锦:想二次公投让英国留欧可能吗
  • 让学生烈日下洗车的老师何止缺德
  • 贴身宫女侍奉慈禧八年未吃一顿饱饭
  • 愿如秋叶之静美:悼著名杂文家朱铁志
  • 最好的我们,最好的结局
  • 木子美:与偏执狂的老公实在无法共处
  • 华府印象别具一格——行走美国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