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8月29日11:44 综合

分享

  原标题:[北京ING]独家:彭家鹏总策划歌剧《敦煌之恋》——真实的历史背景,虚拟浪漫主义故事

歌剧《敦煌之恋》将于2016年11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开演。图为彭家鹏总策划 歌剧《敦煌之恋》。受访者供图  歌剧《敦煌之恋》将于2016年11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开演。图为彭家鹏总策划 歌剧《敦煌之恋》。受访者供图

  千龙网北京8月29日讯 千龙网记者从著名音乐指挥家彭家鹏处获悉,歌剧《敦煌之恋》将于2016年11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开演。真实的历史背景、虚拟的浪漫主义故事——歌剧《敦煌之恋》的剧本创作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力,创作出的全新歌剧脚本。歌剧中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人物,都采用了真实和虚拟并存的创作手段。

  时间。歌剧故事设定为公元754年,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在此之前,恰好是著名的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歌剧“敦煌之恋”的主题是歌颂中华民族强大,宣传国强则民安,并认为内乱毁灭国家,民族毁于内乱。故而,选择这个时间节点,能充分表现歌剧主题。当然,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不久,吐蕃确实趁乱吐蕃确实攻打武威城和敦煌城,并与764年攻陷武威,之后实现了对其长达97年的占领。而敦煌则在被围困十年后,也被吐蕃占领,陷入吐蕃统治之中。

  地点。歌剧的发生地点设定为敦煌城和莫高窟某石窟。敦煌城和莫高窟是真实的,而某石窟则是虚拟的。之所以虚拟某石窟,而不是具体某石窟,那是因为虚拟某石窟可以不被具体某个石窟的固定场景所限制,可以大胆地展开浪漫主义故事发展。当然,虽然虚拟,但这个虚拟的石窟也是基于真实石窟故事。歌剧中的石窟故事灵感与220石窟,歌剧中所涉及到介绍石窟艺术的细节,大都围绕220石窟。之所以选择220石窟为虚拟石窟基础,那是因为220石窟是代表初唐唐风艺术的代表之作,是汉文化统领敦煌艺术的开始,它拉开了中国向世界输出自己艺术的序幕。歌剧“敦煌之恋”追求的就是让中国的歌剧和世界接轨,让中国民族器 乐和中国风格歌唱艺术走向世界,因此理所当然选择具有标志性的向世界张扬中国风格的220石窟作为故事发生地点。

  人物。歌剧中的人物的选择也采取了真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石窟的主人这个角色是真实的,但名字略改。真实的220石窟主人(供养人)叫翟通, 但在歌剧中改为翟豪。之所以改动他的名字,是因为不愿意具体到历史事件的某个人,这样以便于创作出围绕他身边的歌剧故事人物。歌剧中的男主角是虚拟的画家,之所以起名为李工,是因为当时莫高窟不允许画家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壁画上。为此,只能因为唐朝皇帝姓李这个原因,就给这位伟大画家起了一个最简单的名字 ——“李工”,这个名字可以说代表了所有敦煌画工。

  事件。歌剧故事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时期,根据历史事件,灵感壁画描绘出的故事,使用浪漫主义手段,创作出的爱情悲剧故事。有一点需要强调,歌剧《敦煌 之恋》故事的描述方式是采用歌剧艺术的戏剧推进形式展开,而绝非文学、话剧或电影等其他形态。强调的是矛盾的结果,而绝非戏剧矛盾的发展过程。要知道,作为以演唱为主的歌剧艺术,它擅长的就是对矛盾结果讴歌,而不是具体掀开矛盾。善于展开矛盾场景的艺术是电影,善于描述矛盾经过的是文学,但歌剧却只能面对矛盾的结果,也就是某个矛盾冲突的牺牲品——逝者,放声咏叹(咏叹调)。

  总之,真实和虚拟相结合,通过小人物表现大文化是歌剧“敦煌之恋”戏剧故事创作的基本理念。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准确地说,《敦煌之恋》是一部旋律动人,戏剧冲突激烈,中国文化于西方歌剧完美结合的中国大歌剧!是一台催人泪下,震撼心灵,讴歌人类至真至纯爱情的舞台巨作!是一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向世界输出中华文化旋律的组歌!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歌剧剧本创作强调民族性,强调剧本的艺术风格必须适合歌剧艺术,强调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结合,寻求全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受访者供图

  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赵雅琪

相关阅读

十信

他问的实际上是我现在还相信什么。我当时没搂住,说了三点,其实,我当时想到了十点。

“捐款门”对希拉里杀伤力有限

美联社的报道不禁让人产生希拉里“以权谋私”,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

王毅摆平最微妙的三角关系

与当前中国最别扭的国家,一个是老对手日本,一个是新冤家韩国。钓鱼岛争端,前几天日本还不迭声地抗议再抗议;部署萨德系统,更让中韩关系立马由蜜月翻脸成了冷战。

“高狗一等”的狗累不累

累得像条狗,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口头语了,但是,为什么累就要用狗做比喻呢?猫不行吗?

  • 白银连环杀人案启示:变态杀手什么样
  • 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地区悬殊不宜太大
  •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轩的战争与和平
  • 大数据:担子在取经路上主要由谁挑?
  • 为何还在用《色戒》吐槽女神妈妈汤唯
  • 究竟是什么让渣男可以如此横行?
  • 重口味艾格尔:笑谈渴饮公牛血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