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7日11:38 新华网

分享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曾经,他们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如今,他们已经离我们这个时代远去,但他们留下的遗产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 ······

  
他们在当时的人气丝毫不亚于当下粉丝追捧的 “ 小鲜肉 ”

  他们在舞台上耀眼夺目,舞台之下的人生也是百转千回,

  走进他们的世界,一起重温经典。

  京剧老生

  
谭鑫培(1847-191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 “ 新三鼎甲 ”,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 -- 谭派创始人,主攻老生,曾演武生。梨园世家 -- 谭家是京剧史上的一个传奇,被尊为京剧界鼻祖的谭鑫培是其中的最杰出代表 , 所创唱法世称 “ 谭派 ”, 行内有 “ 无腔不学谭 ” 之说。

  
谭鑫培在艺术上文武昆乱不挡,能戏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剧目为:《空城计》《当锏卖马》《李陵碑》《击鼓骂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园寄子》等。1905 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他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

  
余叔岩 ( 1890--1943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曾从师于吴连奎、薛凤池、姚增禄等人,跟谭鑫培学过一出《战太平》半出《失印救火》。他继承谭派,又有所创新,形成唱腔刚柔相济的余派。常演剧目有《战太平》《失空斩》《问樵闹府》《定军山》《状元谱》等。

  
高庆奎 ( 1890--1942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师从贾洪林、贾丽川等人,擅唱悲愤激昂、劲拔酣畅的唱腔,形成 “ 高派 ”,演唱的特点是酣畅遒劲、响遏行云、亢奋刚烈,享有 “ 南有周信芳,北有高庆奎 ” 的赞誉。《辕门斩子》《斩黄袍》等,还编演过《窃符救赵》《史可法》《哭秦庭》《杨椒山参严嵩》等爱国剧。

  
言菊朋 ( 1890--1942)师承谭鑫培,更注意音律和四声调值,他注重音律,讲究以字求腔,于细腻中寄深情,创立婉转清幽的 “ 言派 ”。也与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有过合作。擅演《让徐州》《卧龙吊孝》《汾河湾》等剧目。

  
马连良 ( 1901--1966 ) ,幼年在 “ 喜连成 ” ( 后改名 “ 富连成 ” ) 学习基本功。9 岁登台。1922 年与荀慧生合演《宝莲灯》《打渔杀家》。马连良初学武生后改老生,在师法众多前辈艺人的基础上,他采众家之长,创制了清新柔润、潇洒俊逸的 “ 马派 ”。代表剧目有《甘露寺》《借东风》《十老安刘》《清官册》《九更天》《四进士》《梅龙镇》等。

  
20 世纪 20-30 年代,京剧老生演员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被称为 “ 四大须生 ”。

  
孟小冬 ( 1907-1977 ) 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她九岁开蒙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人称 “ 冬皇 ” 的孟小冬。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也是余门惟一的女弟子。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她与梅兰芳的爱情也是当时戏迷们热议的话题。

  
周信芳 ( 1895-1975 ) 京剧表演艺术家,是 “ 麒派 ” 的创始人。六岁随父在杭州搭班,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 “ 七龄童 ”,后改用 “ 麒麟童 ” 演老生,以其鲜明的特色创造了京剧生行中的麒派艺术一生上演过 600 多出戏,在京剧演员中极为少见,他的表演艺术注意全方位地继承传统和创新,被公认为京剧海派代表人物。代表剧目有《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乌龙院》等。

  京剧花旦

  
梅兰芳 ( 1894~1961 ) 10 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13 年首次到上海演出,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风靡整个江南。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 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代表作品:《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48 年拍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程砚秋 ( 1904~1958 ) ,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 “ 声、情、美、水 ” 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 “ 程派 ”。代表剧目 :《四郎探母》《贺后骂殿》《三击掌》《朱痕记》《玉堂春》《武家坡》《梅妃》《红拂传》等

  
荀慧生 ( 1900~1968 ) ,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 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 “ 荀派 ”。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代表作:传统戏有《金玉奴》《花田错》《英杰烈》《游龙戏凤》,新排剧目的数量之多为四大名旦之首,有《钗头凤》《荆钗记》《柳如是》等。

  
尚小云 ( 1900~1976 ) ,幼入科班学艺,14 岁时被评为 “ 第一童伶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 “ 尚派 ”。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20 世纪 20 年代先后成名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都创立了自己的艺术流派,他们都是男性但以扮相秀丽,真切、动人的塑造妇女形象而闻名于世,被称为 “ 四大花旦 ”。

  
张君秋(1920 — 199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14 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吸取了梅兰芳的 “ 甜 ”,程砚秋的 “ 婉 ”,尚小云的 “ 坚 ”,荀慧生的 “ 绵 ”,合四大家之长而一,形成了张君秋所独具的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演唱风格。代表作品《刘兰芝》《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等。

  
严凤英(1930 — 1968)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 七仙女 ” 塑造者。10 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1954 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徐玉兰越剧小生,初学花旦,后习老生。文戏师傅俞传海,武戏师傅是徽班文武老生袁世昌。唱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华彩跌宕。曾扮演过《火烧连营寨》中的赵云、《涌金门》中的武松、《大刀收关胜》中的关胜、《龙潭寺》中的开口跳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代表作有中贾宝玉、《西厢记》中张珙、《春香传》中李梦龙、《追鱼》中张珍、《北地王》中刘谌等。

  现代话剧

  
曹禺(1910 — 1996),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1934 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 东方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焦菊隐 ( 1905-1975 ) 中国戏剧家、导演,1930 年创办中华戏曲学校,任校长。先后在四川、北平 ( 今北京 ) 等 地从事戏剧教育、编导和译著,并创办北平艺术馆。焦菊隐先后导演了《龙须沟》《明朗的天》《耶戈尔 - 布雷乔夫》《茶馆》《虎符》等作品。

  “ 世界戏剧日 ” 是国际戏剧协会 (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 ITI ) 于 1961 创立的一个纪念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每年的3 月 27 日为世界戏剧日。世界上曾经有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戏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最年轻,至公元 11 世纪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于它积蓄既久,来源亦多,故而潜藏了旺盛的生命力。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 20 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重温经典,领略中国古代的爱情戏剧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 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督春工珍护芳菲,免被那晓风吹颤。使佳人才子少系念,梦儿中也十分欢忭。”

  历史上,“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 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饿眼望将穿,谗口涎水空咽,空着我透骨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张倩女执著的性格,她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婚姻。这种愿望甚至能使灵魂摆脱受禁锢的躯壳而自由行动,她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 

  
“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桃花扇》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是中国戏曲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早以为世人所熟知。 

  
“ 秦淮无语话斜阳, 家家临水映红妆。春风不知玉颜改, 依旧欢歌绕画舫。谁来叹兴亡 ! 青楼名花恨偏长, 感时忧国欲断肠。点点碧血洒白扇, 芳心一片徒悲壮。空留桃花香。”

  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是昆曲的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长生殿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之地,“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早已成为流传千古的中国古典浪漫爱情圣地,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 长相思,忆长安,魂魄不到关山难,天若有情时,七月七日长生殿。和一曲霓裳羽衣,舞翩跹,好梦重来。拉着你的手华清宫前,回望长安。”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 我们都是自己人生剧本中鲜活的角色,孕育出生命的戏,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曲活动在很长时间内是大众最普遍的文化活动,戏剧文化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新闻综合自中国戏曲网、央视网等

责任编辑:李亮亮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中国足球为何总走弯路?因为最缺这个
  • 国人秘而不宣的帝王贵妃梦
  • 提笔就忘,高频易错99个字!
  • 教科书般演技,孙俪的微表情秒杀花旦
  • 南方男人多情,北方男人就很专一吗?
  • 西藏自驾血泪史!看完这篇你再去不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