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会昌5月23日电(记者 左卓)邹士荣每天大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出门爬山,把几个山头的果园走一遍,既是晨练,也是为了看看那些果苗长势如何。
这个曾经的鞋业加工厂大老板,如今的身份是江西省会昌县文武坝镇古坊村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会的理事长。
而那些让他心心念念的果苗则是合作社为实现脱贫而开发的几大产业之一。
几十年来,古坊村产业单一,以养鱼为主,土地则用来种水稻,自给自足。近年来,壮劳动力都在外务工,不少人家的农田都荒废了。2014年底,村里242户人家中有75户被列为贫困户。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于是在2016年4月,合作社成立了,12个理事会成员从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中选出。但这群人里没有几个是和农业打交道的。
他们当中有搞建筑木材的、有开服装厂的、有做水电安装的、有退休老干部、也有贫困户,只有一个是农业技术专家。因为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邹士荣被推举为理事长。那个唯一的专家、文武坝镇农技站的站长李森源,则被选为监事长。
当时,这一群“杂牌军”为了给古坊村规划出一个产业脱贫的路子,可没少做研究。
他们考察过一些农村,但发现别人的致富经验并不能照搬。于是,他们按照本村的地形地貌和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做了这么一个规划:第一, 古坊村距县城只有3.5公里,区域优势明显,城里需要蔬菜供应,而古坊村地势平缓,有大量耕地可以成规模开发,那么发展蔬菜产业就再合适不过;第二, 古坊村有养鱼的传统,从60年代起就掌握了养鱼技术,代代相传,几乎家家门口都有一口鱼塘,那么就在这个基础上,把零散的小鱼塘合并,打造高标准有机鱼塘;第三,临近县城,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那么就可以种植一些采摘类的水果蔬菜,把山上的地利用起来开发果园。
李森源说,古坊村要走的路子是“新农村田园综合体”,集采摘、休闲、观光、旅游、零售、餐饮、存储等为一体。他信心满满地解释着这个复杂的概念,无比骄傲。
朝着宏大理想奋进的路是艰辛的。邹士荣回忆创业之初,他和李森源两人是如何起早贪黑地忙活。他们白天顶着日头挨家挨户号召村民加入合作社,晚上就和理事会成员开会,研究产业怎么搞。
产业要规模化发展,土地少不了。但在当时,村民对于流转土地这件事极不情愿。邹士荣就耐心地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自己种地,一亩地一季收300斤,一年两季就是600斤,按照每100斤125元的市场收购价,一年也就赚750元,还要刨除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但是土地流转给集体后,每亩地每年能收600元的租金。此外,加入合作社务工,每个月还可以有至少1000元的稳定工资收入。
经过开导和动员,最终有108户村民愿意跟着合作社干,而合作社也流转到了耕地398亩、山地1000多亩、鱼塘100亩、大棚100亩。
有了土地和人力,就差资金了。合作社理事会12名成员带头集资,每人贷款几十万投入产业发展,最后,他们一共筹集了500万。
投入这么多的资金不是没有风险的,但是理事会成员们个个都义无反顾、热情高涨。邹士荣说:“理事们都是本村人,大家都是抱着把古坊村建设得更美好的愿望在干,想让全村老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一份理想的工资,所以无论如何也要筹到钱发展产业。”邹士荣本人投入的资金也是最多的,共70万元。
各项工作都风风火火地搞起来了。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产业也在兴起。搭建大棚、开辟果山、合并鱼塘、培训技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沉寂的古坊村彻底苏醒了,由内而外焕发着活力。
但是这么多任务同时展开,难免会有疏漏。最初,理事会成员并无明确分工,对工人的管理也十分混乱。邹士荣多年积累的经验派上了用场,他决定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农村产业。他拟了一个方案,每个产业只由一名理事会成员负责,并分配固定的几名工人跟着负责人干。这样,各项工作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除了人员管理,农业技术也是一大难题。去年,大棚里种的第一季蔬菜基本都失败了。
当初建大棚的时候,理事会就看中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专门派了两个理事会成员去江苏、山东的农业科技园接受培训。
他们在学习时看到人家无土栽培种出来的蔬菜那么水灵漂亮,满怀希望地回来,种了几个棚的小黄瓜、圣女果、茄子、辣椒。
可是这些技术应用在古坊村却水土不服了。这里的湿度、温差条件完全不同,到了冬天雨水一多,棚里湿度爆表,病虫害难以控制。一季下来,蔬菜收成惨淡,茄子甚至完全没结果实。
这给了大家不小的打击,但是棚都已经搭起来了,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好在还有李森源站长,他带着大家反复做实验、选品种、调整技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今年,合作社重整旗鼓,种植实验选出的几个品种,目前长势良好,小黄瓜已经成熟,清脆可口,小香瓜已有拇指那么大,小西瓜也纷纷挂果。
合作社就这样在各种挫折中不断成长完善起来。
邹士荣说,去年理事会开年终总结会的时候,大家回顾一年来的成绩、失败和经验,又重燃信心。今年开春,大家分头去干,个个都斗志昂扬。
今年5月,记者来到古坊村时,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农村,整洁的农房,宽阔的马路,路两旁每隔33米一盏的太阳能路灯,鱼塘星罗棋布,菜地、大棚、果园已初具规模。
当然还有理事会成员们忙碌的身影。
邹永存管理着大棚。从建棚、引进技术、育苗到栽种,大棚里的一瓜一果都是他的心血。近来,已经陆续有县城里的游客趁着节假日来大棚采摘了。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大棚。他说:“将来就只想把大棚搞好,这就是最大的产业。”
72岁的邹竹林是理事会里年纪最大的。他管理鱼塘,但自己也跟着工人们劳动,每天挑着几十斤重的鱼草喂鱼。老人家说:“看到鱼没有草吃,比我自己饿着还难受。”有时深夜里下大雨,他还会爬起来跑到鱼塘关掉进水口的水。
邹桂长原本是做建筑的,理事会让他负责露天蔬菜,这个门外汉就虚心跟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去年他管理得手忙脚乱,今年就井井有条了。他热情地跟记者介绍露天蔬菜的下一步规划,说要划出20亩来打造“亲子园”,吸引城里人带着孩子来体验种菜。
理事长邹士荣是最有成就感的。他带着记者参观果山,600亩的果园把几个山头连成一片,美国黑李、鹰嘴桃、猕猴桃、杨梅……去年9月种下的果苗,如今已长出清新的嫩叶,再过一两年便是绚烂的花海、累累的果实。
邹士荣说:“现在我每天早晚都爱到这里走一走,有时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回来一两年,跟着村民们一起奋斗,为了古坊村搞起了这么大一片产业,这不就是成就么。”
但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说:“我们最终会把古坊村打造成会昌县的后花园,让整个县城的工薪阶层来到这里,吃得起、玩得起、住得起。”
三五年后的古坊村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他满怀期待。
责任编辑:邹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