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中国之路”正在形成。
眼前是位于江苏扬州的廖家沟湿地,优美的生态,让这儿成为国际赛艇项目的比赛地之一。可是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当时,廖家沟分布着200多个废旧品市场,39家造船厂和砂石场。当地政府主动放弃每年3000万元的税收,取缔污染产业,投入100多亿元开展生态修复,让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今天的绿长廊。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很多地方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上海这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前是一个炼钢废渣堆场,如今是很多市民的休闲地。北京永定河沿线,园林绿化部门正在打造森林面积达14万亩的绿色发展带。天津的静湖,以前是个污水库,经过治理,已经变身水域面积超百万平米的“活水湖”。这不光吸引迁徙候鸟途中落地“歇脚”,还引来众多创新型企业在周边落户。
安徽淮北的乱石荒山,经过多年植树造林,不仅成了郁郁葱葱的城市“绿肺”,还是旅游的金字招牌,日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正成为共识。在湿地资源丰富的黑龙江,通过制定《黑龙江省湿地名录》,并把保护湿地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现在已经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38处,湿地公园77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碧波万顷的湖北洪湖,多年围网养鱼让水质变差。去年底开始,当地成立40多个工作组,全面拆除15万亩围网,并对上岸渔民在住房教育等方面予以补助。渔民开启新生活,洪湖生态也在迅速恢复。
在我国,生态文明成果不断扩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责任编辑:李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