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盛夏的清晨和傍晚,位于江苏泰州长江大桥北岸的春江花月夜公园里,聊天纳凉的、散步跳舞的,人流熙熙攘攘。家住高港区永安洲镇永胜社区17组的丁平兰早晚都要拉着老伴来江边散步。54岁的丁平兰告诉记者,住在江边几十年了,以前江边不是建码头就是盖工厂,根本没想到政府能为老百姓在江边建公园。现在他们天天走到江边看大桥、吹江风,心里别提多美了。
高港区有20公里的长江岸线,其中绝大多数是-12.5米的深水岸线,可建造5万—10万吨级的深水码头,且航道近岸终年不淤,是长江黄金水道的“白金岸线”。按照传统观念,靠江吃江,岸线就是“摇钱树”,应当加快开发。可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高港区委明确提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长江岸线,让绿色成为高港发展的鲜明底色。“不搞大开发,促进大保护”,成为高港发展主旋律。
今年5月初,高港区制定下达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2017-2020)》,其中特别强调:为打造长江大桥生态湿地风光带特地“留白”2.2公里岸线,保持滩涂、芦苇荡等原生态风貌。为了修复长江岸线,高港又清理4.2公里岸线,重点规划建设约680公顷以恢复原生态湿地、水源保护区为特色的泰州大桥生态湿地保护带。集湿地保护、湿地旅游与湿地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春江花月夜、海军文化公园在江边依次落成开放。
“留白是为了更好发展。”区长孙宏建介绍,高港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区里实行差异化的考核体系,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对部分处于禁止开发区和生态红线一级保护区的乡镇,取消GDP考核。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段干净的长江岸堤,近年来高港先后拆除梅兰化工项目和太平洋钢管项目,收回了740米岸线和约645亩土地,关停了核心港区的20多家砂石场、7家小船厂、8个养殖场和渔船停靠点。在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中,高港对传统化工企业只做“减法”“除法”,加速高永化工集中区向新医药、新材料园区转型,还实行“河长制”“断面长制”,深入推进黑臭水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污水接管收集和集中处理,努力恢复江河水体的生机活力。
在“十三五”规划中,高港提出打造江海联运的“港口名城”,实现港产城的融合发展。为此,高港坚持“岸线开发一盘棋,港口建设一体化”战略,加快港口现代化、国际化步伐。在古马干河以北区域,通过整合梅兰化工和太平洋钢管岸线资源,投入20亿元,分三期推进集装箱公用码头建设。目前,在一期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基础上,加快集装箱码头二期、三期工程和泰州综合保税区B区建设,不断完善港口的承载功能,确保“十三五”期末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标箱。利用河流通江口门建设的古马干河、北夹江内河港池工程竣工后,将新生一批千吨级散货码头泊位,5000吨以下内河船舶可直达长江上下游各大港口。
在生态优先的转型发展中,高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8.5%和51.7%,新医药、粮油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优势不断放大。总投资50亿元的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生态园,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全过程,打造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总投资30.7亿元的汇福粮油集团江苏生产基地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食用油生产工艺,比传统粮油加工企业节能降耗50%,实现废水、废气零排放;今年投产的丰益科技高端VE项目,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超临界工艺技术,将成为亚洲唯一的全产业链循环利用工厂。尤其令人欣喜的是,2015年以来,高港区新开工2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没有占用1米长江岸线。
新华日报通讯员 高宇彤 邵釜明 杨鼎
新华日报记者 刘宏奇 赵晓勇
责任编辑:邹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