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和工作布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当下首要的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把手”要起表率带头作用,学思在前,践悟在前。为此,人民网推出“‘一把手’的学习笔记”专栏。今天,我们编发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的体会文章。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十九大报告的字里行间中,我读出了党中央重农固本的不变初心,也找到了村镇发展的实践路径。睢宁是传统农业大县,拥有80万农业人口和155万亩耕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乡村。结合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理解,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建立系统性思维。乡村振兴首先是一个全面振兴的概念,必须强化系统性思维,把关乎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纳入“总盘子”,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确保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睢宁在系统性推进乡村振兴上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初步建立了“县镇村户”四级农业经营、“1+18+400”网格化治理、多规融合的“5+10+232”镇村布局等系列体系,达到了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良好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坚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把系统性思维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做到系统性谋划、体系化推进,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乡村振兴同样如此,要善于换位思考,尊重群众意见,把人民的小事当大事来做,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才能真正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好。一直以来,睢宁坚持以公平公正原则兴办民生实事,优先推动民生工程向镇村延伸,初步构建了公共交通、区域供水、污水处理、环卫保洁、公共医疗、均衡教育等“六个城乡一体化”格局,42项基础设施达到省《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我们还将紧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100个新型社区建设为核心载体,全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睢宁样板,既让农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三农”难题,根本靠改革创新,只有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的思想观念及体制机制弊端,才能激发亿万农民的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这一过程中,睢宁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徐州市“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土地综合整治、土地供应制度等多项改革,全力盘活农村39万亩存量土地资源,走出了具有睢宁特色的以土地改革撬动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工作导向,以“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决心和勇气,破除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深层次制约,重点啃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置换”改革等硬骨头,切实在睢宁17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乡村振兴的改革热潮。
进入新时代,创造新辉煌。十九大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序幕,乡村振兴开启了基层发展的全新篇章,我们将沿着乡村振兴道路坚定前进、矢志不渝,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把“强富美高”蓝图化为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