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及保护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1:45  新浪环保

  表8 大熊猫规划新建保护区(面积单位:公顷)

  3.湿地丧失、水资源枯竭。湿地丧失和水资源的枯竭是西部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大规模水土开发,盲目建坝兴修水利进行农业开发,造成西部地区河流相继断流、枯竭,湖泊干枯或咸化。如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由于上游农业开发等用水和相应的水利建设,造成下游河流的干枯和胡杨林的死亡、植被沙化或荒漠化,湿地变成荒漠;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内陆河黑河,由于上游甘肃水利建设和农业用水,造成下游河流干枯,居延海最终于1992年干枯,原来的湿地变成荒漠。西北地区的绿洲开发或人造绿洲,或者要建造大量的水利设施、消耗大量的地面水源,或者利用地下水打井浇灌,不仅造成河流湖泊的干枯,还造成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必然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退化,如河谷林的退化消失、湿地的消失和荒漠化、草地的荒漠化等等。 

  4.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栖息地的退化丧失必然造成物种的濒危和灭绝,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又加速了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丧失。20世纪在西部地区先后灭绝了3种大型哺乳动物新疆虎、野马和高鼻羚羊,一些物种如野骆驼、河狸、长臂猿等极度濒危甚至已经绝迹,大量物种的濒危及很多物种的灭绝消失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水生生物的灭绝消失。以新疆乌伦古河及乌伦古湖(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为例,上世纪80年代贝加尔雅罗鱼和河鲈是主要本土经济鱼种,产量达3000吨以上,进入本世纪后,这两种鱼已很难见到,当地再想吃河鲈甚至不得不从哈萨克斯坦进口。

  5.环境污染加重。西部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局部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污染的根源在于过度和片面追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大量地不计环境成本地开发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是造成西部生态系统破坏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国家环保总局,2002),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含贵州、西藏)因矿产资源开发破坏的土地面积累计达181万公顷,其中林地破坏占16.3%,草地破坏占8.6%,耕地破坏占8.0%。实际上,像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湿地丧失和水源枯竭一样,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的现象在西部大开发实施后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大量在东部地区难以安家的污染企业,得以在环境监督相对落后和宽松、而追求经济效益更加迫切的西部地区安营扎寨,这种状况实际上在西部大开发后更加严峻。农业开发乃至草原鼠虫害防治,大量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也是导致水包括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乃至生物链破坏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北京的空气污染有相当一部分是随着西北部沙尘飘散到北京上空的。

  实际上,荒漠化、沙尘暴、洪水等灾害及环境污染只是表症,其根本原因在于森林、湿地(包括水资源)和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丧失及生物多样性的濒危灭绝。

  表9 保护区调整与区内居民搬迁

  为了保护西部生态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如大熊猫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退牧还草项目、国家公益林项目等等。表7为在西部地区或主要在西部地区实施的生态工程情况,这些项目工程除退牧还草项目以外,基本都由林业部门主管,都涉及大量的植树造林投入,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而退牧还草项目及公益林建设(属天保工程范畴)则都涉及铁丝网围栏的建设。

  如果加上其它一些诸如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等明目繁多的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如黑河治理工程(总投资23亿)、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107亿元)等等,我国平均每年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入至少在6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将是西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6%以上。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如此巨大,可谓举世罕见,为什么总跳不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魔咒呢?下面就大熊猫保护区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加以剖析。

  1.大熊猫保护工程

  大熊猫保护工程是我国乃至全球对一个濒危物种保护投入力度最大的案例。1985年2月,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了联合制定“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的协议,根据1985年至1988年的全国大熊猫调查,于1989年10月编制出了《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简称管理计划)。计划于1991年至1995年5年内执行,总预算为9000万元,在执行期进行2次评估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并在最后一年制定下一个5年管理计划。在《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的基础上,林业部制订了《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简称保护工程),并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实施。《保护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完善13个已建保护区的设施和建设、新建14个保护区和17条走廊带等,工程总投资3亿元,最终将使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表8、9、10、11为工程实际完成情况的评估分析。可以看出,当时计划的14个新建保护区实际上只在原规划的岷山保护区范围内成立了白羊、雪宝顶和片口3个保护区,保护区调整与居民搬迁的目标基本都没能实现,保护区走廊带也基本未能实施,而保护区外栖息地甚至包括规划的走廊带几乎全部遭到森工伐木厂的皆伐式采伐,由于保护区外几乎已无猎可偷,野生动物偷猎现象更多地发生在保护区内,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实际上已经更加严峻。工程项目目标之所以基本未能实现,根本的原因在于森工采伐进入90年代以来已经到达了疯狂的、不顾一切的地步,甚至规划的新建保护区采伐更加严重,因为森工单位的目标变成了“先抓紧采伐完了再建保护区”,抓紧采伐成了当时的重中之重。

  表10 保护区外大熊猫栖息地管理

  2.“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一项西部“生态建设”工程,号称“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甚至以全球“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目标为,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活立木蓄积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42.7亿立方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沙地得到治理、沙化面积不再扩大,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根据国家林业局报告,2001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复,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计划到2010年,在有效保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造林950万公顷,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在沙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4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使风沙危害程度和沙尘暴发生频率有效降低;在水土流失区,使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治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以上,流入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在平原农区,以现有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建成多林种、多树种、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

  表11 大熊猫走廊带执行情况

  图1为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资料得出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历年造林面积和资金投入情况。根据林业局的统计,从1979年到2006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共计约132亿元人民币,完成造林面积共计约为29.6万平方公里(2006年国家林业局统计的“三北”13个省市区人工林面积约为14.4平方公里,占完成造林面积的48.6%),这相当于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的13个省市区,除国家林业局划定的天然林外,林业用地面积的几近50%得到了绿化;或者,相当于在上述13个省市区范围内,除天然林、天然草场和天然湿地外,12.8%的土地得到人工绿化。

  图1 “三北”防护林建设历年造林面积和资金投入情况

  据媒体报道,每五年一次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三北”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别减少了4万多平方公里和近8000平方公里。记者从“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了解到,经过近28年的持续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已使“三北”地区2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4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还使工程区2/3的平原农区实现了林网化,庇护农田达3亿多亩;工程区还营造水源涵养林100余万公顷,年净增涵养水量3.3亿吨。如此骄人的成就,仍不能改变日益严峻的现实:持续的沙尘天气、持续的日益严峻的荒漠化和沙化问题、草原和森林的退化丧失、湿地的退化丧失、水资源的日益干枯及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根据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国家环保总局,2002),从1995年至2000年,5年间西部林地面积减少89.1万公顷,草地面积减少235.3万公顷……2005年3月,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成果和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项目成果(项目于2001年6月启动),表明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各类生态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3. 退牧还草工程

  2003年,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启动退牧还草工程。根据农业部2005年4月11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管理的意见”,退牧还草工程是指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发展。退牧还草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实施范围:从2003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10亿亩,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力争5年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是草场围栏建设(从2005年起安排重度退化草场补播),截至2007年6月底,退牧还草工程共下达草原围栏任务5.19亿亩,补播退化草原9860万亩,共安排退牧还草工程投资117.7亿元。2006年在天津召开的“京津风沙源工程第八次省部联席会”上,农业部提出,国家应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的投入力度,争取在2015年以前实现退牧还草20亿亩,基本扭转草原退化的趋势。

  实际上,退牧还草工程从一开始实施就存在很多矛盾。退牧还草的目标是“达到草畜平衡”,可“牧”已退已禁,到如今已退已禁的草场或者没有明确是否可以放牧(实际仍处于禁牧状态)或者又被划为“国家公益林”禁牧区,“畜”已不存在,谈何“草畜平衡”?退牧还草政策的“科学”基础是:“过牧”是草原退化的唯一或最主要的原因,“围封”则是恢复草原的唯一或最主要措施;其“科学”模型就是:草场退化是由于“过牧”,“围封”等于草原恢复。由于项目背后是大笔的经费,这一“科学”基础或“模型”所存在的严重漏洞被有关管理部门和专家所忽视:首先,过牧并不是草原退化的唯一或最主要的原因,草原退化有其复杂的因素,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枯竭是其根本原因,一些地区搂发菜造成的破坏甚于过牧;退一步讲,即使过牧是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解决过牧的措施也应该是“适度放牧”而不是禁牧,因为禁牧意味着突然撤除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因子之一——“牧食因子”,意味着生物链的破坏失衡。草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围封草原实际上是对草原的巨大威胁。这就好像人类抱着保护动物的目的要把所有野生动物圈起来饲养一样,既不现实和力不从心,也只能变成是对野生动物的巨大威胁。

  2007年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06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草原生产力状况好于上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草原生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全国草原生态环境仍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一句“局部改善总体恶化”道出了退牧还草工程的苦涩,“力争5年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局部的改善,更不是为了用局部的改善换取总体的恶化。

  总之,由于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西部仍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水土开发如绿洲农业的开发、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的开发、甚至不合时宜地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等,是导致水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退化的根本性原因,这在西部大开发后变得愈加严峻。大量生态项目的实施并没有扭转总体退化恶化的现状,一些所谓生态建设工程如围栏建设等甚至可能或已经起到负面作用,过度的热衷于植树造林跟过牧一样,因大量消耗水资源及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同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种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破坏甚至比过牧等更加严峻。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