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路透社:各方不要期待坎昆会议立竿见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8:27  新浪环保

  据路透社11月30日报道,接下来的几周之内,数以千计的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环境保护着以及媒体记者都将聚集在墨西哥著名国际旅游城市坎昆,参加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然而,对于此次气候大会,各方的期望都很低。

  全球变暖污染物是无形的

  所以,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它们的无视。赢得公众广泛的支持能够使得控制灰尘、烟雾、河流和海岸的污染变得更加容易。1969年,美国克利夫兰凯霍加河由于工业废料引发大火,虽然火势只持续了30分钟;而这一灾难却直接导致1972年“清洁水源法”的通过。

  制止气候变化的花费是立即的,但收益在未来

  任何减排措施都将花费金钱,因为类似太阳能、风以及核能这种低碳能源的价格均比矿物燃料高,电动车也远比汽车昂贵。但是,美国人不愿意为了更好 的明天而牺牲今天。“我们讨厌节约。”不是提高税收、削减政府福利,而是积欠连累后人的巨大赤字。目前,政府负债也已经接近GDP的90%。

  环保主义者对气候问题表现虚伪

  他们一直认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将会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这是典型由美国环保协会所描绘的蓝图。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全球变暖问题将耗费短期资金投入;这些费用估计将达到美国GDP的0.5%到1%或者全球GDP的1%。然而,控制碳排放可能因提高能源价格而在短期内使 经济增长放缓。这不是免费的午餐,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共和党人不相信气候科学

  几周之前,罗恩-布朗斯坦在《国家杂志》上阐述称:共和党与全球各地主要政党、甚至一些保守派格格不入,站在拒绝气候科学的位置之上。确实,很 难在哪个民主国家中找出像共和党这样彻底忽视气候科学的政党。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华盛顿邮报》发起的调查:“是否有确凿的证据显示,地球上平均温度在近 数十年间有所上升?”只有38%个共和党人表示同意,其它53%表示反对。面对现实吧,看看《新科学家》杂志的全球气温图表。如果不能得到共和党的支持, 全面控制碳排放条约就不能在美国得到批准。重要的是,这项条约需要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投票通过才能正式签署。

  历届气候大会毫无建树

  如果联合国的推进目标是减少全球变暖的威胁,那么可以说现在依然收效甚微。全球温度、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仍然继续保持上升趋 势。我们可以在“全球碳计划”中发现更多详细的数据,有报告显示:尽管2009年排放量略有下降,其主要原因被归结为经济衰退;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 度却继续上升。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突破350ppm;环保主义者和许多科学家称,这已经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安全上限。虽然,有关这一数字的准确性 存在分歧,但大多数人仍然预计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浓度将随着经济衰退最坏时期的度过而再次上升。

  鉴于此,经济学家们对目前的坎昆会议报有以下观点:关于此次会议逐步取得进展是有可能的,但也很可能将继续陷入僵局。正如在哥本哈根,最后为了 防止气候变化,各国对于一个貌似合理的方案达成共识。因为二氧化碳水平还在继续上升,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实现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所承诺的非约束性目标。 于是,该杂志得出如下结论:这场为防止全球变暖的斗争将因为如此的妥协而终结。

  哥本哈根达成微弱成果也未实现

  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最具体的承诺是:来自300亿美元所谓“快速启动气候基金”。但是,启动并没有那么快:目前,这个基金尚且不存在,还不清楚这些钱究竟能从哪里来,由谁决定如何使用。

  联合国是错误的地点

  联合国的工作流程是达成共识,因此194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代表在坎昆都可以终止谈判。去年,委内瑞拉和苏丹就非约束问题举行了通宵谈判会议。

  “气候公正”问题非常棘手

  什么是“气候公正”?有人认为,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影响基本上都发生在贫困地区——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然而,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元凶却是那些发达国家。因此,就会有人说: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应承担清理这个烂摊子的责任。

  国际乐施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由于大部分温室气体都是由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之中排放的,因此发达国家有责任、也有能力率先减少排放。同时,气候 变化成本难以量化,且正在不断上升。今年从1月到9月,全世界共发生725起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及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这是自1980年以来第二高的记 录;约有21000人丧生,仅在巴基斯坦就有1760人死于洪灾,全国多达1/4的土地被洪水淹没。从1月至9月,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造成全球整体损失 超过650亿美元,保险损失180亿美元。

  气候变化是史上最大的“集体行动”问题

  如果只要求找出一个致使世界在减少排放方面进展缓慢的原因,那就是:保护气候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合作,只通过个体、社区、地区或国家单方 面的努力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解决气候问题的花费是具体和局部的,但阻止全球变暖却能使各地和世界受益。就这一点而言,气候污染不同于其它的环 境问题。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要清理河流或遏制来自冶炼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成本和效益其实是共同的。但事实上,气候问题却并非如此,只有所有主要排放 国同意削减其污染,效益才能真正产生。

  所谓搭便车的问题并不是单方面行动的问题。为便于讨论,让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美国从明天开始停止燃烧煤和石油,他们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替代。这 不仅将使美国由于能源成本上升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从根本上减少了全球对煤炭和石油的需求量,从而拉低了全球化石燃料的价格;但相反,这样做会促使其 它国家增加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量。

  全球贸易又使此问题增加了一层复杂性。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部分原因是中国生产的商品会出口到世界各地。如果中国同意限制其温室 气体排放量,向工厂征收较高的能源成本,那么这些工厂为什么不能搬到其他它国家?譬如,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不管是哪里,只要选择一个不加入全球 性监管体系地方就可以。同时,追究排放是哪些国家造成的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中国生产的iPod在纽约进行销售,那么该负责任的人究竟应该是谁呢?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现任哥伦比亚大学自然资源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和环境条约专家斯考特-巴雷特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反馈——就是地球工程经济学。如果我们认识到当前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收效甚微,我们就应该开始仔细思考地球工程,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时间搞清楚如何摆脱使用化石燃料。然后,通过自愿的方式来减 少排放。

  当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这个提议时,一度被外界所嘲笑,但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各国不应作壁上观的等待签署条约,而应该积极的行动起来。就像美 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气候政策主任杰克-施密特博客上写的那样:“真正的行动已经开始发生在一些重点国家”。不仅如此,“他们还正发出一个信号,表明其 对解决污染的决心。” 或者,我们可以专注于技术,希望并祈祷新的突破,例如超级廉价的太阳能能源,将替代煤炭和天然气作为电力来源;或者发明更加便宜的电池,使电动车成为人们 负担得起的产品;或者采用先进的生物燃料来取代石油。或者,我们也可以尝试变换、寻找新方法来改善围绕气候问题的政治和文化气氛。

  但是要改变世界,首先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尽管成千上万人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改变是不可能从坎昆会谈开始就立竿见影出现的。(斯年)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