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 评论 >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坎昆会议专题 > 正文
作者:央视评论员 杨禹
坎昆气候大会日程过半,大会公布了一个“期中成绩单”即阶段性工作案文,使下一阶段的谈判能够继续展开。我今天也给中国代表团总结一下“期中成绩”,看看他们这次在坎昆的表现如何。
我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积极,一个是开放。
先来看一看“积极“这个关键词。在坎昆会议开幕之后,像日本、加拿大这样的国家表现都格外消极,其实也是这类国家的一贯态度,但是在整个气候谈判推进到非常关键的时候,如此消极的表现就是关键时候吊链子了。这个时候中国用自己的积极推动着谈判。中国的积极不仅表现在谈判桌上,也表现在我们自己国内的节能减排行动,实实在在地推进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这才能够使我们的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更加硬气,更加有积极的号召力。
再有一个关键词是“开放”。
我请大家看一张照片,这张看上去是一个很普通的合影,中间站着一位憨厚的大叔级的人物,这位就是我们代表团的团长,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解振华,跟他一起合影的是国内即将去坎昆,包括已经到达坎昆的一些NGO组织的代表。别看这是一张普通的合影,他们能够站在一起很不平常。这些NGO组织平时在社会各界,在推动气候变化的各个层面上做着巨大的努力,在坎昆她们同样是一支非常活跃的力量。解振华在跟她们交谈的时候,就特别希望她们能够在坎昆和中国政府代表一起,能够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能够从各个层面共同地来推进气候变化的谈判。
坎昆气候大会开幕这一个多星期以来,很多国家表现出了一种封闭的态势,越来越希望在谈判桌底下进行小范围的协商。在谈判桌底下的协商里边,发达国家更有操控权,而在谈判桌上面这种公开透明的协商,发展的结果才能够和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的关系。我想中国代表团这种积极开放的态势,有力地推动着坎昆大会向着最后取得进展一步步迈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