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坎昆气候大会“中国脸孔”发挥建设性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4日10:36  第一财经日报

  坎昆“中国面孔”

  作者 陈晓晨

  当地时间11日凌晨4点,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一行走出了坎昆气候大会的主会场。此前,他刚刚作了发言,表示对坎昆会议上达成的决议“满意”,赞成通过这些决议。这标志着中国代表团基本完成了在坎昆气候大会期间的工作。

  12月4日,在大会第一周的周末,解振华抵达坎昆。这早于其他很多国家的部长级代表。他到了坎昆之后,就开始与不同国家的代表进行密集磋商。据解振华自己透露,他12月5日安排了8场部长级磋商,而6日更是安排了10场。在大会的最后阶段,这些磋商更为密集而且没有规律——这使得原本安排的新闻发布会一再推迟时间。

  除政府代表团外,在坎昆还活跃着中国企业、NGO、青年代表和媒体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共同组成了坎昆的“中国面孔”。经历了哥本哈根会议的洗礼后,在气候变化谈判舞台上的中国人,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展现了更加积极而成熟的姿态。

  “我们在三个问题上声音最响亮:《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资金、技术。”中国外交部气候谈判特别代表黄惠康在大会结束时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争取权益——可以说,在‘三可’(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即MRV)与‘国际磋商与分析’(ICA)问题上,为了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作出了一定让步。”

  化解内部矛盾

  气候变化谈判,主要矛盾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但在气候政治“棋盘”中,合纵连横的局面也经常出现。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广泛存在差异。

  12月1日,大会第三天。“小岛国联盟”的格林纳达、图瓦卢等国代表发言,要求大会组织“法律形式”工作组。

  这引发了会场内部分中国观察员的不安。经历过哥本哈根会议的人都还清晰记得,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同样的场合、同一批人提出的同样的议案,引发了发展中国家内部中、印、南非、巴西等几十个国家与几十个小岛国之间就此问题的对立。当时有媒体将其称为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分裂”。

  有分析认为,当时主要发展中国家反对小岛国提案,其主要原因是担心有些国家趁机抛弃《京都议定书》,“另起炉灶”。而当时日本代表的发言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在略显紧张的气氛中,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发言。他说,就实质问题而言,支持小岛国提出的讨论法律形式的问题。他表示,中国代表团可以接受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outcome)。他说,考虑坎昆谈判的任务非常艰巨,呼吁会议主席找到不影响目前两个工作组工作的办法,以提高主渠道谈判效率。

  最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下的“法律形式”工作组建立,但不得与目前的两个工作组重复。图瓦卢资深谈判代表伊恩·弗莱(IanFry)对本报记者表示,感谢中国支持小岛国的上述提案,同意中国关于不影响现有工作组、提高效率的认识。如此,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化于无形。

  躲过舆论“暗礁”

  在哥本哈根会议后期,美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印等国就MRV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此后的谈判中,美国代表言必称MRV与ICA,将其描述为“坎昆气候大会能否取得进展的关键”。在坎昆会议前,MRV与ICA似乎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而且,似乎一提到MRV就指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无关于发达国家自身的MRV。

  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与解振华同一天抵达坎昆。他带来了印度在ICA问题上的最新提案。这似乎再次使舆论聚焦MRV与ICA问题。

  5日,在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解振华完整地表达了中国在MRV与ICA问题上的立场:所谓MRV,是指发达国家减缓、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情况要接受MRV,发展中国家得到国际社会资金支持的行动也要接受MRV。ICA适应于发展中国家,其利用本国资源自主自愿减排的行动,接受ICA。

  他表示,现在所讨论的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是ICA如何实施。他强调ICA的四大原则:尊重主权、非侵入性、非惩罚性和促进国际合作原则,其协商频率应与MRV一致。ICA的细节问题,可以留待坎昆会议后继续协商。

  通过媒体和NGO的渠道,中国“愿意讨论ICA问题”、“原则上认为ICA不是问题”等信息传播开来。在坎昆会议后期,虽然本报记者仍听到过零星的关于“会议谈不下去是因为中国不愿谈MRV、ICA”的传言,但这种言论没有形成气候。巴西气候大使塞尔吉奥·塞拉(SergioSerra)后来对本报说,巴西与中国在ICA问题上的开放态度,使得国际舆论对此问题没有形成炒作。一块“暗礁”被躲开了。

  冲刺会议成果

  8日下午,解振华代表中国政府在坎昆高级别阶段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他对谈判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巩固业已取得的共识,推动坎昆会议取得平衡、积极的成果。

  与此同时,部长级双边谈判在密集进行。在AWG-KP(发达国家继续减排)工作组,巴西和英国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单挑”,双方代表均向本报称谈判“非常艰难”。而在AWG-LCA(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直到9日上午,《可能成果文件》仍达36页之多,虽然明确了快速启动资金总量为300亿美元,但在2020年长期资金和气候基金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

  此时,大会主席、墨西哥外长帕特莉西亚·埃斯皮诺莎(PatriciaEspinosa)强势介入。她召集了多次部长级非正式磋商。中国代表团高级别官员深度参与了这些磋商。通过这些磋商,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AWG-LCA和AWG-KP两份大会主席案文逐渐成形。而这两份案文代表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努力。

  在最后一轮工作组全会、《京都议定书》全会和《公约》全会中,解振华的发言为中国代表团在坎昆的表现画上了句号。他说,案文体现了均衡的精神,虽然其中还有不足,但我们表示满意,满意的原因是它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轨道,向着全面履行《公约》的道路前进,“我们赞成通过这两个案文。”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坎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