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白鳍豚馆:江豚最后的避难所(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17:11  三联生活周刊
2007年12月10日,湖北黄石发现当年第3头死亡的江豚。2007年12月10日,湖北黄石发现当年第3头死亡的江豚。

  江豚最后的避难所

  白鳍豚馆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区东湖东路5号。这是一个连出租车司机都找不到的城中村,周围都是菜地。本刊记者于周一下午来到这里,发现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一个人影也见不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冷清。

  好不容易找到王克雄博士的办公室,屋内没有暖气,开了空调仍然觉得冷飕飕的。白鳍豚饲养馆就在办公室附近,馆里也没有空调,但采光很好,温度似乎比办公室高一些。这个饲养馆其实就是一个直径不到10米的圆形水池,里面的水来自自来水公司,24小时不断循环,脏水过滤后再返回池子里。

  走近看,只见水池里有5条黑色的江豚在游泳嬉戏。它们身体灵活,不断变换着方向和姿势,甚至还会肚皮朝上立在水中,看上去很像是躺在沙发上休息。

  三名穿着羽绒服的饲养员正在喂食,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桶,里面装着寸把长的小鱼。一位饲养员拿出一条小鱼夹在指间冲着水面晃了晃,立刻就有一头江豚游了过来,从水里探出头来,张开大嘴等待喂食。江豚的头型是扁圆的,不像白鳍豚那样有一个很长的吻,但江豚的嘴角有些上翘,好像一直在微笑,非常可爱。

  饲养员把小鱼扔进江豚的嘴里,它立刻用牙咬住,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品尝美味去了。此刻又有一条江豚游了过来,张开大嘴等待喂食,这位饲养员却伸出左手,手掌冲外摇了几摇,做出拒绝的手势,这条江豚倒也听话,立刻乖乖地转身游开了。

  “我们为每条江豚都安排了一个固定的喂食点,一个点只喂一条豚,这样做方便我们准确地控制每条豚的食量。”这位名叫寇章兵的饲养员对本刊记者说,“正常情况下每条豚每天要喂4次,每次1公斤,具体情况则会根据季节和体重的不同稍微有点变化。”

  寇章兵大学是学水产专业的,1999年来这里负责饲养江豚,已经做了11年,非常有经验。“这5条江豚每条都有自己的个性,像人一样。比如滢滢和淘淘就很调皮,喜欢和人玩,那条叫阿宝的性格就比较孤僻一点。”他说,“江豚非常聪明,学东西很快。我们只花了1~2个月就教会了它们配合我们做体检,比如需要采血的时候,只要饲养员打个手势它们就会把尾巴亮出来,方便工作人员采血。”

  据寇章兵介绍,白鳍豚馆目前养着的5条江豚,其中4条分别叫做阿福、滢滢、淘淘、阿宝,还有一条刚刚从鄱阳湖运来的尚未命名的雌性年轻江豚。其中阿福和滢滢都是1996年入驻白鳍豚馆的元老,可算是第一批被人工饲养成功的江豚。它俩曾经一起生过两胎,生第一胎时滢滢没奶,幼豚饿死了。第二胎干脆就是死胎。阿福还和另一只名叫晶晶的雌豚生过两胎,第一胎名叫淘淘,出生于2005年7月5日,至今身体健康,可算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第一条繁殖成功的江豚。第二胎出生后不久晶晶就因病去世了,幼豚因为缺奶,不久也死了。

  “江豚怀孕期为11个半月,哺乳期至少3个月,所以说一般情况下雌性江豚每两年才能繁殖一胎,生育能力不算太高。”王克雄介绍说,“晶晶死后,白鳍豚馆里只剩下滢滢一头老年雌豚,而阿福和淘淘这父子俩都具备生殖能力,所以我们于2009年3月1日从鄱阳湖引进了一头年幼的雌豚,暂定名‘鄱阳一号’。”

  “鄱阳一号刚来的时候可惨了,不但体形瘦小,而且皮肤发黑,全身是伤,很像是非洲来的难民。”寇章兵说,“我们在鄱阳湖捕捞上来的江豚几乎个个都是如此,说明那个环境对江豚的生存非常不利。”

  “这么说,人工饲养就是保护江豚的最佳方式了?”本刊记者问。

  “绝不能这么说。”寇章兵回答,“江豚毕竟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才是最适合它们的地方。比如我们这里的5头江豚体重都没有超过50公斤的,而天鹅洲保护区的成年江豚体重在60公斤以上的比比皆是,说明江豚还是更适合天然的环境。”

  天鹅洲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附近,原本是为白鳍豚准备的,江豚只能算是借宿。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江豚几乎肯定要成为这里的主人了。目前保护区内生活着30多头江豚,而且正在以每年1~2头的速度增加。性格孤僻的阿宝就是2004年10月31日从天鹅洲保护区引进的一头雄性老年江豚,引进阿宝的原因有点偶然,因为当时水生所每年都要从石首保护区抓十几只江豚上来体检,连续三年都把它抓了上来,于是大家就决定把它运到白鳍豚馆饲养。

  “我们饲养这几头江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做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王克雄说,“比如我们已经大致弄清了为什么是江豚而不是白鳍豚活了下来,因为前者的适应能力更强。”

  据王克雄介绍,江豚的眼睛比白鳍豚大,据推测视力也应该更强一些。雄性江豚的生殖能力比白鳍豚强,这也是通过解剖学上的证据推测出来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江豚的声纳系统发出的超声波频率比白鳍豚高,频率越高的声纳对体积小的物体定位就越准确,这就让江豚能够更方便地抓到小鱼。与此同时,江豚几乎只依赖高频声纳定位并相互通讯,而白鳍豚则还要依靠一种频率不超过15千赫兹的中频声波,人耳绝对能听见。这就是说,长江河道中的各种发动机噪声对白鳍豚的生存带来了更严重的影响。

  “江豚的这种高频声纳很独特,水生所专门向日本厂商定做了一种江豚声纳接收器,准备试验一下用声学方法追逐江豚。”王克雄说,“初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但非常可靠,而且甚至比观察法更灵敏。我们正在申请经费,打算今年再对长江流域的江豚资源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考察。这次考察将全部采用声学法,比观测法省钱。”

  “这个声纳系统听上去很神奇啊,仿生学专家应该好好研究一番。”本刊记者说。

  “现在还没有仿生学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江豚,不过江豚的意义并不在此。”王克雄说,“江豚是一种典型的‘指示动物’,它能告诉我们一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生存情况,代表了一个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或者说得更远一点,江豚的命运预示着人类的未来。江豚灭绝了,我们人类的日子肯定也就不好过了。”

  >>相关专题:微博直播“守望江豚”特别行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江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