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无序发展成我国优质耕地数量减少主因(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13:48  《环境与生活》杂志
机械化农业是建立在耗费石油的基础上的,全球油价上涨也助推了全球粮价上涨。 机械化农业是建立在耗费石油的基础上的,全球油价上涨也助推了全球粮价上涨。

今年5月31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宣布,苏拉盆地和埃默拉尔德-斯普林休尔地区,这两大重要粮食产区将禁止采矿,以保护耕地。   今年5月31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宣布,苏拉盆地和埃默拉尔德-斯普林休尔地区,这两大重要粮食产区将禁止采矿,以保护耕地。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示意图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示意图

  ◎本刊特约主笔  孙力舟

  “民以食为天”。近来世界粮价不断攀升,今年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一亿亩;虽然后来的强降雨使部分地区的旱情得以缓解,但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旱涝急转,加上国内多次传出耕地被违法侵占的信息,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新忧虑。那么,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前景究竟如何?世界各国是怎样保护耕地的?作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一旦需要,中国是否有可能像当前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一样,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基本做到“手中有粮”

  据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编著的《中国粮食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书介绍,在1980至2008年的29年中,中国有14年是粮食净进口国,15年是粮食净出口国,粮食自给率从未低于88%,基本在95%-105%之间徘徊,最高的1998年甚至达到了110.2%。

  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中国排名第96位(排名越靠后表示越安全),在全球163个经济体里排名中等偏后,被列为“中度风险”的国家。

  中国的粮食能够自给,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从供给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单产有所上升,耕地面积基本稳定。

  2008年,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574亿亩,比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4.90835亿亩,有较大的增长。1985至2008年,人均耕地面积上升的省区有内蒙古、甘肃、西藏、云南、贵州、吉林、黑龙江、湖北、广西、海南、四川。湖南保持不变。然而,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统计渠道不同造成的。1995年及以前的数字,来自国家统计局。1996年以后的数字,来自国土资源普查。1996年,因为统计渠道的变化,导致耕地面积数字增加了5.2604亿亩。此后,耕地面积数字逐年下降。不过,2003至2008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明显放缓。

  从需求来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减缓。2011年4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口学家陆杰华等人,都认为中国人口将于2032年前后出现零增长。对于人口峰值的数量,各部门和学者的估计为14亿或15亿,但都远远低于10年前普遍估计的16亿人口。

  中国人均占有粮食量,从1978年的316.6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399.1公斤。2011年3月,发改委主任张平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现在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到了年消费量的40%。这样,中国基本做到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然而,动态地观察中国国内粮食供给和需求,未来中国粮食的自给仍存在一定压力。

  耕地减少原因复杂

  中国耕地面积减少,各地的原因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在西部地区,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退耕还林,一些耕地被转为生态保护用途。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矿企业和交通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这些因素,都已经或正在导致耕地被占用。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原则,实际上并未能完全实施。如果说建设占用耕地对于经济起飞过程中的中国来说,尚具有一定合理性,那么住宅建设中存在的浪费,则说不过去。

  当今,“居住面积”被很多人看作身份的象征。各类媒体中充斥着“帝王宅院、贵族享受”之类的广告,无形中助长了国人追逐“豪宅”的梦想。很多人离开农村和小城市,去大城市买房定居,有的甚至在大城市买了一套又一套,又不出售老家房产,就让住房空置着……

  十多年来,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退耕事业,取得了显著效果,应该高度肯定。但是,生态退耕以后,国家要向失去耕地的农民提供若干年的口粮,这样“里外里”,一方面减少了粮食供给,一方面增大了粮食需求。

  在建设占地和生态退耕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中国,并未发生基本没有人口压力的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同步增长的现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十多年来不断下降。

  传统优质耕地也减少了

  城市的扩张不仅使耕地数量减少,还对耕地质量造成深远影响。

  近十多年来,中国减少的耕地多是位于东部传统农耕区的优质耕地,增加的耕地多位于西部、北部农牧交错带地区,那里水热条件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粮食单产有限。因此,中国耕地的质量问题,与数量问题同样值得高度关注。50年来,中国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累积开垦草地超过700万亩。

  耕地的“减好补次”现象,在许多省(自治区)都存在。根据国土部门“占补平衡”的政策规定,新增耕地可按比例换取本地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多出的新增耕地面积指标,则将通过省一级国土部门统一核算。“占补平衡”的本意,是“用一亩地,造一亩地”,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在有些地区,新增的耕地往往流于形式,甚至背离山区退耕还林的政策方向,搞成新的毁林开荒。

  总体来看,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质量差,开发难度大。据《中国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一书(编者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谢高地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介绍,中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0.33亿公顷,而且大部分后备耕地分布于北纬40度到50度热量不足的一年一熟地区,同时又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一般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因此,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还是保护好现有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提高单产潜力受限

  在耕地面积难以扩大,甚至还要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单产成为提高粮食总产的主要途径。提高单产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改良种子,二是改善灌溉,三是使用更多的化肥。在当前中国,这三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如推广产量高的转基因作物,在国内外的争议都很大。加上中国的水资源总量有限,空间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美联社5月17日报道,总部在英国的“梅普尔克罗夫特(Maplecroft)”全球风险顾问公司称,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

  在化肥方面,中国日益依赖进口,有可能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我国本是磷矿储备大国,但按照现在的消耗量算,磷肥仅够用30年。我国严重缺钾肥,现在钾肥自给率不足15%。

  可见,中国粮食单产大幅提高的难度相当大。

  各国多招保护耕地

  可见,尽管国内粮食供应将面临诸多挑战,仍然应该立足国内解决粮食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耕地。

  土壤虽然在理论上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自然界每生成一厘米厚的土壤层,大约需百年以上,因此土壤在现代社会中,等同于不可再生资源。

  2010年12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只有确保2015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1亿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5.6亿亩,中国的粮食安全方能确保无虞。

  在耕地保护方面,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实施了“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以确定土地用途,遏制土壤被侵蚀。

  据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的《土地利用学》一书介绍,美国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大量占用优质农地。例如,硅谷就曾是农业基地。为此,美国各州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城市规模,保护优质农地。美国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规定,对发生或即将发生土壤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等外力作用下,土壤被破坏剥蚀)的耕地,应休耕10年或退耕还林还草,对原耕种的农户给予补偿。

  2001年,英国将原来的“农业、渔业和食品部”、“环境、运输和地区部”以及负责野生动物保护的“家园办公室”,合并组建为“环境、粮食与乡村事务部”,该部总雇员超过1.1万,包括官员、科学家、律师等。该部的设立,有利于从食品供应、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等角度,统筹协调农地开发和保护工作。英国要求,新增住宅建设要集中在城区内,60%的新住宅要在已开发的住宅区内建设。英国法律还规定,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留出3个月的时间供公众讨论。

  日本地狭人稠,又是多山的国家,日本通过颁布《农地法》(1952)、《国土利用计划法》(1974)、《地力增进法》(1984)、《土地基本法》(1989)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保护了农业用地,使得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没有将农用地大规模转为城市用地。日本对土地使用实行分区管制,严格控制农地转用。日本将农地分为一、二、三类,原则上不许一类农地转用,许可三类农地转用,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二类农地转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工矿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上开展土地复垦最早的国家。1977年,美国颁布了《露天采矿土地复垦法》,区分了该法出台前的矿山土地复垦和该法出台后的矿山土地复垦,对这两种复垦类型规定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实施办法。

  此外,美国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矿山土地复垦研究中心”,每年拨款140万美元作为专用研究经费,组织多学科专家攻关。

  德国主要是将露天煤矿复垦为林业和农业用地。英国土地复垦的重点,是修复污染的土地和复垦矿山废弃地。法国则规定,停业的采矿场必须采用土方工程、清理工程和种植的方法复垦场地。加拿大、英国、匈牙利等国,都对复垦提供补贴。

  1989年,中国出台了《土地复垦规定》,依法推进复垦工作。1996至2003年,全国土地整理开发补充耕地344.4万亩。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粮食危机 耕地保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