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4方通宵鏖战 坎昆决议艰难出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11:19  新京报
2010年12月1日,丹佛,示威者要求奥巴马政府制定更严厉的政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2010年12月1日,丹佛,示威者要求奥巴马政府制定更严厉的政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8日,坎昆,环境保护组织成员在水下举着世界地标性建筑的模型抗议。 8日,坎昆,环境保护组织成员在水下举着世界地标性建筑的模型抗议。

10日,菲律宾青年提醒人们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后果。 10日,菲律宾青年提醒人们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后果。

10日,坎昆,青年手拿“1.5度=生存”的条幅抗议。本报记者 储信艳 摄 10日,坎昆,青年手拿“1.5度=生存”的条幅抗议。本报记者 储信艳 摄

  为期13天的坎昆气候峰会终于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分别递交的决议,会议挽救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致词时称,“这是开创历史的一天”。不过,对于关键性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问题,要留待明年南非气候大会解决。

  10日,是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天。但是,这不是终点,而是各国部长们“魔鬼式”马拉松谈判的起点。

  原定下午6时结束的大会,一拖再拖,直至11日凌晨3时多,才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COP16)主席埃斯皮诺萨的一锤定音,宣告结束。现场掌声雷动,以感谢东道主墨西哥的努力。

  玻利维亚成唯一反对者

  10日晚,在“月宫”门口,一群青年举着“1.5度=生存”(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到本世纪中叶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标语,大声喊着口号。赶来的保安将抗议的青年们强行推入一辆大巴,记者们蜂拥而至。喊叫声、打斗声、照相机快门声混成一片,而在一个角落里,几个抗议的女孩抱在一起,哭了。

  10日,在经过了一天的“抓瞎”之后,参会人员终于盼来了“曙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COP16)第9次会议召开,这意味着各国在闭门会议上基本达成共识,可以就文本开始表决,大会有望顺利结束了。

  人们蜂拥进入会议厅,座无虚席。COP16主席埃斯皮诺萨女士的发言引来一阵阵掌声。

  埃斯皮诺萨女士尽量缩短整个过程。比如,当一个会议结束之后,她宣布:“请允许我暂时休会。”一秒钟之后,她又说:“现在,请允许我召开下一个会议。”

  在表决文本的过程中,与会的194个缔约方中,唯有玻利维亚代表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我们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是要有尊严。我们要发声,我们不同意这个协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但是埃斯皮诺萨女士表示,必须尊重其他193个缔约方的意见,玻利维亚的意见未被采纳,但“会将意见记录在案”。

  终于,在11日凌晨3时左右,埃斯皮诺萨女士最后一次敲下小锤———会议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发达国家将按照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做出的承诺减排量减排,但是对此没有强制要求;发达国家设立一个绿色气候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日本开篇搅局掀起暗流

  历时13天的坎昆会议,充满了各种好消息和坏消息。

  虽然坎昆微风轻拂,海景迷人,但是与会各方却没有时间和心情享受这一切。经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挫折,各方对坎昆会议的预期普遍降低。在减排目标等关键问题上达成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们寄希望于其他的方面能够有所进展。即使如此,谈判仍然十分艰难。

  整个会期的谈判难点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矛盾焦点。然而,会议刚刚开始,就传来了坏消息。

  12月1日,坎昆气候大会刚刚开始,日本就宣布拒绝承认《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减排框架协议取而代之,并给新兴经济体设定减排目标。这显然违背了气候谈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日本代表团发言人山田彰说,“日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已经显示了重大的努力,气候变化的责任应当各国共同承担。”

  虽然日本的态度早就不是秘密,但是日本这种企图废止唯一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给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强行设定减排目标的态度遭到各方强烈谴责。然而,会议刚开始就出现这种局面,发展中国家仍然感到失望和沮丧。这是坎昆会议的第一波暗流。

  “坏小子”美国态度倒退

  “现在就看美国的表态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近半个月来,美国代表团在大会上的公关仍然做得很到位,几乎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是立场却没有变化。美国气候特使斯特恩表示,美国会履行“到2020年温室气体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承诺,但前提是获得国会批准。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长期游离于《京都议定书》之外,不承认强制减排目标。专家推算,美国的减排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排放基础上减少4%。

  11月2日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大败。充斥着“全球变暖怀疑论者”的美国共和党重新夺回众议院,并大大削弱了民主党在参议院的控制权。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反映在此次气候大会上就是,美国的表态比哥本哈根大会时的承诺明显弱化。

  杨富强说:“美国这次的态度就是,我表态了,我很想谈。但是继续谈的时候,这个我不同意,那个也不同意。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

  分析人士称,如果美国不做出让步,其他发达国家比照着美国,也不太可能再妥协。特别是包括日本、加拿大在内的“伞形国家”,如果他们以美国为“挡箭牌”也脱离《京都议定书》,那么日后的谈判将非常困难。

  “基础四国”表现团结

  与此同时,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四国”在此次大会上表现得比较团结,坚决支持双轨制。

  虽然一度传出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暗示,印度将“屈从”于压力,同意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但是这条消息马上又被拉梅什本人“辟谣”了。

  在会议期间,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多次重申中国坚定捍卫《京都议定书》的立场。

  此次大会积极的消息也来自基础四国,中国的“十二五”碳减排和非化石能源结构改变的具体承诺,低碳城市的试点成果获得多方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一向是推动国际气候问题前行的重要力量。尽管欧盟在坎昆会议上的减排目标没有大的改变,即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并表示如果其他国家提高减排目标,欧盟将视情况将其目标提高到30%,但由于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盟在此次大会上未能承担起领袖的作用。

  德班谈判任重道远

  但是,更多的问题——包括有法律效力的减排目标、快速启动资金的具体问题和森林问题等等———都要留待明年的德班大会来解决。

  此外,决议对最关键的问题《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措辞模糊,《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应“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这一说法虽然认可存在第二承诺期,但并未给出落实第二承诺期的时间表。

  坎昆会议结束了,裂痕依然明显。2012年并不遥远,南非德班转瞬即到,不知那时的硝烟会如何弥漫。

  采写/本报特派坎昆记者 储信艳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坎昆 京都议定书 减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