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实质为心理暗示战胜现实的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08:12 科技日报

  催眠过程的神经活动

  催眠术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原则上催眠术的确是任何人都能运用的,它可以使实施催眠术的人沉浸在一种好像暂时操纵了他人心理的奇妙优越感中。但是催眠术如果不考虑医学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种种弊端和危险。

  它或许可以解释感觉信号的处理过程。眼睛、耳朵和身体接收到的信息首先传递到大脑的初级感觉区域。再从那儿传送到所谓的更高级的进行理解的区域。比如说,花朵反射的光首先进入眼帘,然后转化为图案传送到初级视觉皮层。在那儿,大脑辨认出花朵的大致轮廓。然后图案传送到高一级的区域———就功能而言———辨认出颜色,然后传送到更高一级的区域,破译出花朵的属性以及关于特定花朵的其他常识。

  从低级到高级区域的信息处理过程也适用于声音、触觉和其他感觉信息。负责传送各种感觉的神经细胞束携带着感觉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反方向的信息传递,即从高端到低端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方向称之为“反馈”。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数量是自下而上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10倍。如此大量的反馈途径表明:意识(即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建立在神经系统科学家所说的“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基础上。你的所见不一定都是你的所知,因为你的所见取决于随时准备解释原始信息的经验基础———比如花朵、锤子和面孔。

  大脑自上而下处理信息的过程解释了许多问题:如果对现实的构建经历了如此多的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这也就解释了安慰剂(一枚糖制“药片”可以使你感觉良好)、非安慰剂(一个巫医可以令你平白无故地生病)、谈话疗法以及药物疗法为什么会有效果,因为,如果高端———大脑信服了,则低端———人的感觉将受到影响。

  相关链接:催眠术和梦

  催眠与睡眠不是一回事。但是在实施催眠的时候,时常要用到“睡眠”这个词,因为被实施催眠术的人从旁看去的确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因为他很容易领会“你睡吧”或“你睡着了”一类暗示性的指示。此外,进入催眠状态时与我们在睡眠中做梦的情况也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

  比如梦,它是我们意识的一部分,但是与我们平素白天的意识几乎是脱离的。在梦中,被隐藏在人们心底深处的不合情理的愿望体现出来,同样情况在催眠状态中也会发生。

  催眠术也好,梦也好,都与一般意识稍有不同,它介于某种意识过程的中间,是与人的心理本态有关的一种生理机制。

  大脑的这种机制同样可以解释催眠,它实际上就是创造这种令人惊叹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即心理暗示战胜现实的过程。(沈英甲)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