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健康66条为民众提供判断信息真实性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4日14:29  新浪健康
健康66条为民众提供判断信息真实性标准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教授现场授课。刘清利 摄

  六、如何提高健康素养

  我着重讲一下公民个人如何提高健康素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专业机构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但作为公众个人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政府和专业机构应该为公民创造支持性环境,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同时应该给公众提供权威的健康类信息,同时还应该和媒体合作。大家知道,媒体是我们进行健康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怎么样和媒体合作,使他们能够为公众提供服务。

  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是指国家各相关部门应该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各负其责。我们应该制订一些有利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政策,并且把这些政策细化到公众健康水平提高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我们说让老百姓注意合理膳食,盐的舍入量过高会引发高血压,高血压是慢病危险因素之首。比如北京市给大家发放盐勺、油壶,这些既是具体手段,让老百姓知道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给老百姓强化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盐和油的摄入量。如果老百姓不了解这些情况,你发的勺子小了,老百姓多用两勺盐也一样达不到降低盐的摄入量目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就是使那些吸烟人的行为受到抑制,避免不吸烟的人受到二手烟的危害,这些都是政府部门应该给大家提供的支持性环节。国家在制订卫生事业规划时都把健康素养和健康行动作为重要的内容,因为要给公众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健康教育,对公众提供健康信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我国的战略选择,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低、收益高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居民的健康素养得到提高。健康教育按照专家的定义就是指我们以传播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手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促使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健康教育需要有强有力的机构为大家提供信息,通过健康的讲堂这样的平台进行传播,公众接受信息后内化为可接受的健康行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对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作为我国目前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我们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工作网络,规范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居民参与,这些都是政府和专业机构要做的事。

  积极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目前大量信息困扰着老百姓,缺乏医学素养的人很难辨别哪条信息是正确的,可以采纳的。这是我们专业机构的责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携手中华医学会这样的学术团体,共同为老百姓提供权威、科学的信息。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我们还要告诉老百姓怎样判断一个信息是科学权威的,我们还要告诉媒体,怎样传播科学的信息。媒体也要判断,不能说你传播出的信息自己都辨别不出对错,媒体也需要提高健康素养。比如看到一条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信息,怎么判断?首先看信息的源头,谁最先提出这个信息。如果是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就是一个病人,虽然古人说久病成医,但个人对疾病的理解能不能是权威信息?我们恐怕要斟酌。它有没有科学研究支持?是基于个人的奇思异想还是基于科学研究?我很担忧现在市面畅销的保健书籍,作者没有医学背景,编辑没有医学背景,出版单位没有出版医学类书籍的资格。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给老百姓提供权威的信息,而且教会老百姓识别信息、科学权威的标准。因为健康类的信息就相当于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合格,得有判断。不能说随便一个人说一句话,媒体一广泛传播,老百姓就接受了。前段时候说牛奶不是人吃的,是人吃的。电视台、广播、报纸一宣传,我们回去不喝牛奶了,改吃别的东西了。而说这话的人恰恰被当成诈骗犯给抓起来了,但老百姓都照做了,这就反映出媒体和老百姓的健康素养不够高。当一些说法出现时,公众个人包括一些权威媒体都没办法判断信息的对错。我们作为权威机构没办法逐条告诉大家哪个对,哪个错,我们只是给出一些标准,用这个标准告诉老百姓它的可靠性。首先信息源怎么产生的?比如首先是专家研究出的结论,媒体要把这个信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信息,转化的过程中转化得对不对?如果转化的人本身不懂医,专家研究出来的成果是那样,但他转化过程中成了另一种意思,所以我们要对传播过程中进行判断。如果你拿到的信息没办法理解,难以操作,信息的正确和权威性就值得怀疑。

  标准在哪儿?我们也想找到标准。这个标准还需要我们跟媒体、跟专家共同探讨。今天给大家发的健康66条实际就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用健康66条这样的信息来判断,作为一个参照系来看一些其他信息正确与否。健康类的信息分两大类,一种是健康的理念,它是宏观的,指导我们行为的。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健康行为,比如盐一天吃6克、7克还是6.5克。现在大家更关注具体的信息,但对一些宏观的、理念性的信息关注不够。比如几千年来我们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平衡的理念,吃和运动要平衡,保持新陈代谢平衡,这些大原则是宏观的,我们应该关注这些东西。对于具体的健康信息我们也要关注,但这就要分析、判断信息是否准确。现在在具体信息上,专家意见不一致,有人说吃这个对,有人说吃那个不对,两个人争执不休,老百姓莫衷一是。我们专业机构以后要这样做,你说这个理由可以,要拿出支持这个结论的科学依据。如果专家意见不一致,比如目前关于鸡蛋黄能不能吃的问题,专家意见不一致,我们作为健康教育平台就告诉大家,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吃就不吃,因为专家意见不一致。那么如何让意见一致呢?必须有循证医学的支持,很多东西都有长期认证的过程。一个健康信息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甚至一条信息要经过几十年验证。但是我现在的观点是这些争议不应该由老百姓判断,我们给老百姓传递的信息应该是肯定正确的。如果有争议让专家争议,不要让老百姓在家里争议,老两口这个说能吃,那个说不能吃,最后还打起来了。因为这是科学问题,老百姓在家里争没有意义。

  我们要给媒体进行培训,让媒体了解,媒体也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传播。很多媒体做出了错误报道,但媒体也很难判断对错,那么媒体也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大原则。比如讲鸡蛋黄能不能吃的问题,现在有几种观点都讲出来,让老百姓知道就这件事有各种说法,我个人如何判断。像健康大讲堂就是近年来涌现的非常有效的健康传播方式。

  说到公众自身,我想给大家说两句话“健康是人最宝贵的财富”。还有一句话是“忽视健康的人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是黄建始教授《健康管理》杂志上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等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已经无可救药。大家知道慢病不是一天形成的,是长期积累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得病了以后没有灵丹妙药可以几天治愈。怎么办?我们给出的结论是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

  我们坚持一句话,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人健康素养比较高的表现形式是会根据自身健康需要,主动寻找相关信息。找到后还会理解,制定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办法。去年国际糖尿病大会上,我碰到一个糖尿病病人,我说这个人是一个楷模,30多年前得了糖尿病,搜集各种跟糖尿病相关的信息。最后他来讲得了糖尿病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时,现场很多专家都表示佩服。他得糖尿病30年了,但直至今天也没有出现并发症,血糖维持得很好。疾病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最后的结果好坏取决于这个人的态度。这两天大家都关注煤矿事故,挖煤出现事故的风险必然存在,但怎样预防风险?每次事故最后发现都是可预防、可避免的,就是一念之差造成的。套用到预防疾病方面也是这样,你的基因可能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如果在生活上注意了,可能晚得病或者晚出现并发症。咱们现在搞健康教育并不是让人都长生不老,而是预防疾病。比如现在很多人50岁上下心梗、中风,现在很多人死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这不丢人,但你如果在工作年龄,在50岁上下有出现严重的病症,患者自己是第一责任人。所以我们如何让健康年限更长一些,推迟发病?你不但要掌握知识,还要判断知识,并运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你遇到一些健康信息时,多求证,特别是你准备遵从这条信息时,一定要考虑信息的准确性。有的病人依从性很好,看到信息后就改变了行为,但信息是不正确的。健康素养既强调依从性,又强调信息的正确性。怎样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你们要做的事,更重要的是专业机构要做的事,我们作为专业机构要给老百姓提供这样的信息。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在正在跟一些权威机构合作,我们希望把权威的信息建起来。建起来以后还要让老百姓非常便捷的获取信息。让老百姓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电话就可以获得很权威的信息,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项目,让权威的信息触手可及。电视上经常演,老人在家正吃着饭突然倒了,你第一步应该怎么办、第二步怎么办。但真正发生这事的时候你不一定能马上找到这个信息,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告诉大家,这种情况第一不要搬动病人,量血压,我们称这段时间为院前一小时,这一小时处理得好坏决定了病人的愈后。处理得好可能病人愈后好,处理得不好可能导致病人抢救不过来。怎么让病人获得这么珍贵的信息?这系我们中心致力于做的事。

  我们中心是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展健康教育和新闻宣传领域的理论、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比如我们正在研究,健康教育很好,政府为什么不能为此买单。比如到医院看病,医生可以提供付费医疗咨询,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参加过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效果好不好,应该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都有技术含量。会讲的可能大家一听就明白,回去就照着做。讲座如何进行,比如慢性病,如何策划活动?比如糖尿病一组、高血压一组等等,什么样的方式最好,我们要进行这样的辅导和评价。再一个我们和媒体、专家团队共同合作,和中华医学会这样的专业团体共同合作来探索。如果我们的大讲堂搞了几年坚持下来得到都觉得好,这种形式就可以作为医院采用的模式。我们可以把搞大讲堂的内容格式化,你传播的信息必须是正确的,不能靠自己的理解来说。我们要定期监测公民的健康素质,看一下经过几年的工作,我们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是否有进步。如果去年调查6.48%,过两年再一查达到60%,说明我们这几年健康教育、健康传播的活动效果很好。如果再过几年一调查改5.48%了,说明我们做这个工作的效果不好。这就是我们这个机构主要从事的工作。

  我们还负责把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理论、理念、技术方法本土化,把我们国家的一些经验借鉴进去。比如我们搞的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发布后引起国际的关注。美国从事健康素养的研究机构主动找到我们,愿意和我们进行美中两国健康素养调查的对比研究,特点的专家跟我们共同交流,怎么样共同研究提升健康素养。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汇报的内容,我坚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随着社会各界对健康问题的共同关注,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国家一定在公民的健康素养提高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华医学会 健康 大讲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