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问养生之三:健康生活类图书也能谈治疗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2日09:30  新浪健康
五问养生之三:健康生活类图书也能谈治疗吗
连线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一场“养生热潮”也随之而来,更有不少媒体热捧出一些“养生明星”。其中,尤其以中医养生最受瞩目。然而随着张悟本等“神医”被曝光后,大家对这些被媒体推上神坛的“大家”们开始产生了怀疑。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养生热潮,如何明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所谓中医养生名家呢?新浪健康频道连线了多位权威专家,希望从各个角度深入剖析养生科普乱局,为养生规范化出谋划策。

  本期专家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从出版传媒角度探讨健康养生。

  新浪健康:在张悟本事件当中,出版业受到了不小的质疑,作为业内专家,您如何看待这种质疑?

  袁钟:张悟本现象是源于传统文化中养生知识的欠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知识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是作为出版、传媒、报刊杂志等宣传而言,一定要认识到:健康的传播是关乎亿万民众的健康所系,性命休关,责任重大,必须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否则害人害己。

  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在我们自己无法准确把握的时候,一定要向更专业的认识求助。比如前不久我参加一个全国八个省市关于进行健康科普的座谈会,江苏省的一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我,在他们那里,谁要来讲健康,都要把材料报到卫生局看一看,他们不会让谁轻易去讲的。这样就实现了让专业人员来把关,可以有效地将一些伪养生的专家排斥在外。

  新浪健康:您如何评价新闻出版总署管理司提出了关于出版养生类保健类图书的四项措施,比如加强出版规划指导,同医药卫生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审读标准,请专家加入到这个部门中进行审稿等等?

  袁钟:措施很及时。其实在过去新闻出版总署就曾经做过类似的规定,比如以前针对“伪气功”书籍泛滥,就规定了只能由几家专业出版社出版“气功类”图书,很好限制了伪气功书的继续泛滥。

  其实,在出版业一定要分清楚“健康生活类”图书和“治疗康复类”图书的重要区别。健康生活类的图书它属于传统文化类,这种图书可以有经验性,可以谈一些个人的生活体验,但是它不能够涉及诊断治疗,涉及到治疗的内容必须是非常规范的。比如张悟本事件当中,他谈到了“高血压病人不要服药,应该吃生茄子,糖尿病人服药不好”等内容,这就已经明显越过了健康生活类图书的界限;而涉及到治疗的知识,一定是由专业人员来编写和把关的。专业人士所谈的内容不是个人的体验,而是肯定的内容;同时,专业的医药健康类出版社会有严格的内容把关,比如“三审制”:编辑审、室主任审,主编审,都有专业人士把控,内容就能够得到保障;而对于某些并不具有专业能力的出版社而言,就应该将内容送给专业的机构帮助审稿。

  新浪健康:老百姓今后在挑选健康养生类图书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挑?

  袁钟:老百姓一定要有基本的批判和怀疑的精神,面对各种保健医疗信息的时候,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科学是经得起质疑的。同时老百姓应该明白,科学是有限的。所谓有限,科学家讲的时候有条件的,有限地告诉你治疗的效果,什么条件下用什么药,这个药可能百分之几十的效果,会很准确地告诉你。但是伪科学或者假科学一定有夸大的,让你相信。   

  具体到选书上,第一要看专业出版社,凡是不是专业出版社要小心,因为没有医学三审可保障。比如协和医大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这种医学专业出版社是比较严谨的。还有大型科技出版社,比如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些大出版社都有医学编辑,豆较有保障的;二要看作者,上网查一下其相关的单位或职务;三对于内容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一味迎合读者心理、放弃用药、放弃常规治疗的,都应该高度警惕。

  新浪健康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五问养生之二:养生是为保持健康还是求医治病

  五问养生之一:中医食疗就能千人一方吗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养生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