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立秋,人们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贴秋膘”。吃,几乎是每个节气轮至的“大事件”,立秋也不例外,人们又可以找个理由好好大吃一顿了。
“贴秋膘”虽说是民间流传下来的风俗,但从中医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人在伏天胃口差,再加上大量流汗,往往会变瘦,即所谓的“苦夏”。秋天是夏季和冬季相衔接的季节,人们选择在此时开始进补,以将身体养好,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冬。中医理论中也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贴秋膘”的风俗便应运而生了,人们在这一天往往会选择吃味道厚重的大鱼大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人已很少出现营养不足、劳作过度的状况,相反,面临的是营养不均衡、营养过剩、脂肪超标以及运动不足等问题,因而就不应再盲目沿袭古人的风俗,大吃大喝,密集进补,否则不仅“贴”不出健康,还有可能弄巧成拙,“贴”出一身富贵病。
夏季人们常进食冷食,脾胃功能有所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鱼大肉的进补,无疑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厌食、腹泻等“进补后遗症”。
专家建议,“贴秋膘”之前可以先补充些既营养又易消化的鱼、蛋等,让肠胃先做好“准备”,进补时也不应胡吃海塞,除了适当吃些鸡、牛、羊等肉类食物,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果也要“跟上”,合理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在此进补的大原则下,每个人还应根据自身体质调整“秋膘食谱”,像脾胃虚寒的人,进补前可适度吃点健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豇豆、小米等,如熬粥食用效果更好。平日胃火旺盛的,进补前就要先清清胃火,多吃苦瓜、黄瓜、冬瓜或者喝些苦丁茶。老年人和儿童由于本身消化能力较弱,进补前最好吃些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晨报记者 孔瑶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