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施捷
至少到今天为止,我尚不能将所得的素材拼接成一则完整的故事——关于小卜和箱子他们;关于早先草根的“与非门”和如今成功获得注册的“青艾”;关于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可能身陷危机的男男性行为接触者;关于被认为相当有效且正在全力推进的“男同”定期HIV自愿检测。
1 每年的12月1日是个重要的日子
每年的12月1日,一定是个重要的日子。比较于通常最多的“潜伏而行”,上海静安区青年预防艾滋病服务中心的十来个年轻人,这几天便特别地大张旗鼓起来。
“与华东政法、上海理工、华东理工的学生社团,我们都会安排有培训、谈心等活动。世界艾滋病日当天么,现在已明确的就有两档了,青浦的少教所,还有上海师大,都是反歧视演讲。”
小卜递过来的名片上印着“总干事”的头衔,他称自己“也就是个总在干事的人”。坐在松江新城一处租赁来的三室一厅的“第二办公室”里,总干事就这么招呼着他的拍档、那个据说在圈子里颇有号召力的箱子(BOX),以及比他们“资历”稍浅的DAN、X、飞翔和小飞等几个,布置得头头是道。
彼时是11月29日的上午。在场的几位志愿者,除了没课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有空的青年白领。“局外人”在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时造访,他们也觉得当属情理之中。
2 80后防艾志愿者在网上有点名气
与其说是我找他们采访,倒不如说是他们找的我。
市性病艾滋病协会的陈淑云主管全球艾滋病基金资助的一个防治干预项目。去年的这个时候,她以老朋友的身份邀请我参加过一次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沙龙活动。前些天,陈再次给我发来短信,说在全球基金和静安区团委等部门支持下,刚成立了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防艾志愿者组织,“它的法人代表想请您去采访”。她还同时告知了更深层次的背景:去年本市艾滋病发病率中“男男同性爱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中的同性爱比例在逐年上升。”
随即,小卜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他告诉说,去年的聚餐沙龙他在现场,“我们很希望您能抽空来这里看看,看看我们想干啥,在干啥,还能干啥。”
其实,在推门走近这一群“少见”的衣着素雅、谈吐文静的80后85后之前,我真没有在热衷于社会公益之外,再对这些小伙子选择“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为己任”的“动因”作过其他更多的猜想。不过,对方坦诚的开场白倒让我十分感动。
“您不一定听说过‘与非门’吧?我们网络虚拟社区的QQ群、BBS、网站、MSN、飞信群,两三年了,在MSM人群(即男男性行为接触者)圈子中有点小名气的。”小卜和箱子说自己是几个最早的发起人,他们很早就开始关注艾滋病相关领域的信息,也特别想被有关部门关注到。
“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相互间聊天、聚会、搞文体活动,我们还想有一个平台,能真正为大家提供一些实在的帮助,比如说艾滋病预防。”我相信,这是他们的心里话。
3 “青艾”致力于防治性病和艾滋病
今年3月,在静安区团委、静安区民政局以及市性艾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社团的支持下,“上海静安区青年预防艾滋病服务中心”获得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这也是上海首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以“男同志”为主体、致力于性病艾滋病防治公益事业的社团。4个月前,“青艾”又在松江大学园区建立了青年活动中心。
按照“青艾”自己撰写的介绍,“‘青艾’是旨在向上海地区青年人群提供一个知性交流平台,给人群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宣传一种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普及包括艾滋病、性病防治在内的健康知识,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规章的前提下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目前,“青艾”有3名专职员工,其余均为兼职或志愿者,他们中有中共党员3名、专职党群干部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社会工作者2名。
“今天在场的,只有我是全职的。箱子是兼职‘军师’,DAN、飞翔、小飞都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过来帮忙。X年龄最小,21岁,大四学生,是个志愿者。”总干事补充道。
4 500名“同志”听从劝告接受筛查
这个公益机构的具体工作是:与一些高校“联动”,或去校园的社团活动场所作防艾滋、反歧视演讲;或支援大学生暑期去艾滋村支教;或承担大学义工专业学生的实习点等。服务对象大致可分为“普通人群”和“易感人群”两大块。
为什么最多是以反歧视为主讲内容?“青艾”志愿者会用一个例子作为反问——如果只有一颗药可以用来救罹患艾滋病的人,那么面对家庭主妇、长途车司机、性工作者、同性恋者……你会选择谁?“结果被问的人绝大部分选择了家庭主妇。
比较难做、而对“青艾”说来又比较有优势的,是针对MSM人群的宣传和服务。从不断扩大联络面,到经常联络、主动联络、一对一联络,短时间内,他们共与超过1000名“同志”保持了较深层次的联络。其中有500多人次听从劝告,已在年内自愿前往疾控机构接受艾滋病抗体筛查。这个数字差不多占今年全市检测量的四分之一强。
最为与众不同的是,要争取更多的易感人群能够“浮出水面”、接受检测,同时最大程度地为他们保守秘密、避免尴尬。在市疾控、长宁疾控、静安区等单位的特别关照下,由“青艾”志愿者动员易感人群去接受HIV检测,“除了抽血的事儿,其他的诸如联系、咨询、宣教甚至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诊疗事宜,全都是我们出面办理的。”
5 认识了“青艾”一下子有了归宿感
“我就是在BBS上做问卷调查时与他们搭讪上的,然后找上门来自愿要求安排HIV检测,然后就留在这里做志愿者了。”
28岁的飞翔是松江当地人,却操一口不错的普通话,是当天在场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坦言自己平日里说话不多,“在上海几乎只有一个朋友”,主要感觉“跟别的人讲不到一道去”,所以更多的时候喜欢独来独往。
自从认识了“青艾”,他好像一下子有了归宿感。“现在一个礼拜至少来一两次吧,不用叫,也会来。”飞翔说,很多像他这样的成年人脑子其实是清醒的,但又抱有侥幸心理,常常措施不能落到实处。
飞翔他们都愿意相信,如今有这么一个志愿者组织,能够设身处地为这些在外人眼里的特殊人群(实际上也是最容易受到性病、艾滋病伤害的人群)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无论于个人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情。
以记者掌握的有限资料,本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多种渠道为预防艾滋病推波助澜,如人口计生系统发放安全套、妇联系统倡导女性生殖健康、工会系统保护职工与农民工安全、卫生疾控系统提供自愿免费咨询检测以及高校系统“滚雪球”式的同伴教育,等等。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市民间的防艾志愿者活动也如雨后春笋,异常活跃。静安区青年预防艾滋病服务中心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我们应该同样有理由相信,有越来越多的人、以越来越多的形式加入进来,行动起来,遏制艾滋病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