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应加强自律多做公益 履行社会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9日11:26  人民网 微博
刘旗辉:财经类期刊的个性表达与社会责任 刘旗辉:财经类期刊的个性表达与社会责任

  刘旗辉:财经类期刊的个性表达与社会责任

  由人民网(微博)传媒频道(微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香港现代传播研究院、新浪网传媒频道等单位共同发起“微博时代的传媒社会责任”领军人物大访谈,共同探讨媒体的社会责任建设问题,我是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主持周志懿(微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组长陈刚(微博)先生,以及商界传媒集团董事长、商界杂志总编辑刘旗辉(微博)先生,畅谈微博时代的财经类期刊对于传媒社会责任的坚守,以及高校课题研究对于传媒社会责任的探讨。

  周志懿:各位网友,大家好。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个性表达提供了自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微博的兴起,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金庸“被去世”的消息已经不止一次,在个性表达自由的前提下,媒体的社会责任该如何来体现?

  周志懿:由人民网传媒频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香港现代传播研究院、新浪网传媒频道等单位共同发起“微博时代的传媒社会责任”领军人物大访谈,共同探讨媒体的社会责任建设问题,我是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主持周志懿。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组长陈刚先生,以及商界传媒集团董事长、商界杂志总编辑刘旗辉先生。

  微博提供了便利的通讯和沟通方式

  周志懿:陈院长和刘总一位是中国传媒业界的著名学者,一位是财经类期刊的领军人物,对微博有着不同的体验。而且两位的粉丝都非常多。我想借着网友的提问问一下,两位有时间亲自打理微博吗?

  刘旗辉:我基本上是自己打理。

  陈刚:没有人帮我,只能自己。

  周志懿:两位对微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陈刚:我开微博其实很早,但是真正的在微博上比较活跃是从今年5月份,可能一开始我觉得这个新的形态其实有一种恐惧感,我认为它确实要改变很多。逐渐逐渐,我在今年5月份以后,觉得这个平台还是必须要很好的利用,因为确实它影响越来越大。比如,昨天晚上刘总在微博上给我发了一个邀请,说我们俩今天要做访谈,我马上给他回了一封信,我说有缘份。这个确实把很多的随时变化的观点和很多的朋友汇聚在这个圈子里面。

  刘旗辉:其实我当初做微博的时候,我们很多高管,包括一些副总,还不理解。说老板成天就去做微博,花的时间太多。其实后来慢慢他们也就理解了。我个人觉得,微博其实对我个人来讲,一是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思想,其实很重要的是,和很多在现实生活当中线下认识的很多朋友的一种交流,这可能是我上微博最大的功能。因为我觉得,平时和朋友,说实话见个面都很难,吃个饭就更难。但是,有微博把大家连起来了。不是现在说,过年过节短信都不发了,就私信一下,微博上祝贺一下,很方便。

  周志懿:微博给大家提供了很便利的通讯和沟通方式。

  刘旗辉:思想交流、朋友交流各个方面。

  陈刚: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微博不是媒介 是一种生活方式

  周志懿:问题就来了,像刚才导语里面说的,有人说微博会不会也是一个“谣言的制造机”?比如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没有一个专门的把关措施,没有专门的审稿的程序,我们如何去认识微博的危险性?

  陈刚:微博使得我们过去的传播方式有一个根本的变化。我一直认为,它是一种数字生活。在过去我们习惯于是一个媒体,媒体是有把关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一个世界里面,你这个世界里面除了媒体,可能有公信力的消息,你身边有各种各样的道听途说,里面有真的有假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平常这种生活中,虽然有真的有假的,我觉得一个是判断力会提高,我想大家都是适应这个的。

  刘旗辉:可不可以说随着社会、科技各个方面的发展,媒介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比如我们传统的就是报纸、杂志,现在好多媒介。

  陈刚:微博就不是媒体,也不是媒介。将来在新的环境里给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空间、生活方式。比如报纸,你不可能给我一个专版,这个报纸就是给我看的。我们过去没有这种形态。但是现在每个人在另一个空间里有自己的生活环境,这就是微博的变化。这里面肯定有,比如有各种各样的不真实的消息。这种不真实的消息,我想可能要通过我们一些制度、一些法律尽可能的排除。但是,有的是恶意的,有的时候你判断不了这种消息,所以在这种传播中,肯定有很多甚至是谎言。我一直认为,可能每个人判断力会提高,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刘旗辉:最近大家讨论微博的时候说谣言很多,我觉得相对来讲,从比例上来讲,其实它是很小很小的。两亿多人在微博上,你说一天有多少谣言?也没有多少谣言,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为什么有时候人们要去相信谣言?因为中国人以前在这方面比较闭塞,老是觉得网上的或者说报纸、杂志说的一些东西,缺乏自己的一些判断。我觉得慢慢的中国人形成了这种习惯,现在大家都知道,网上的一看就是假的,大家很容易接受的一些东西。

  周志懿:现在就提到一个问题,在传播学领域有一个“把关人”定义。现在刘总的微博粉丝有50多万,也经常会有一些网友在您的微博里面发一些信息,加一些评论,您怎样界定哪些内容是谣言或者不真实的?

  刘旗辉:如果你说我,我觉得不一定带普遍性,因为我们是从事这个工作的专业性人员,一看哪些是谣言,基本上从感觉上就能够判断出来一些东西。但是这个判断出来不会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像你刚才说的金庸死了或者重大的那些消息,一般我们没有印证,我肯定不会去转发它。还有一些求救的、慈善等等,如果没有90%以上的把握,一般我们不去转发,不去推广。

  陈刚:在传统媒体像这种虚假的消息,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发出来,然后这么轻易的扩散。但微博这个群体是能够“自己清洁”或者用某种方式把一些谎言戳穿。比如我在微博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发求证,到底这个事是真的是假的?无法判断,求证这种功能在传统媒体是没有的,但是在微博上经常会发求证,很多其他的网友可能会告诉我,甚至有的时候,比如我看一个数据没看明白,我发上去以后,可能有其他的专家告诉我,说这个数据应该这么读,我就道歉,我说这个数据自己没有看懂。这种现象我觉得微博是我们未来环境的一个常态。但是这种现象我们要关注。比如今天谈到的话题叫社会责任,媒体怎么样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好的为这个环境做出贡献。

  媒体的社会责任:乡村教师援助基金

  周志懿:您提到的社会责任的话题,正好也是我们这次访谈的主题。我知道刘总专门发起成立了乡村教师援助基金,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旗辉:乡村教师援助基金本来最早的时候我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媒体去联系更多的企业家。后来,我感觉到,因为现在中国做慈善还是有风险,有什么风险?有道德和舆论上的风险。所以我们这个乡村教师援助基金就由我们商界传媒集团自己拿了500万出来作为一个基础基金。我们这个钱直接都援助到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有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本人的签字等等。完全是层层的,最后落实到每一个人。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大概可能直接的援助更多的是现金比较多。

  周志懿:从利润中分出一部分。

  刘旗辉:到今年为止,可能年底我会在微博上给大家公布我们援助了多少,把这些名单,包括上一次在广州和凤凰网一起做了一个,在现场援助了6个乡村教师。最近我们又援助了20几个。确实这些乡村教师还是很苦的。

  周志懿:成立这样的基金履行社会责任,除此之外,您还有别的项目吗?

  刘旗辉: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就是聚集了一大批企业家,在高校巡讲,专门讲创业、就业,北大、清华我们都去过,都搞过,把这些企业家邀请去,这些都是公益的,完全都是我们自己贴钱的,把企业家邀请去,还要发生一些费用,然后给大学生讲创业、就业的一些经验、知识、介绍,用他们自己的体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